![]() 出席非遺分享活動嘉賓合照 ![]() 景泰藍斗拱 ![]() 非遺分享活動吸引逾二百名文化藝術界人士、學者及公眾參與。 每月一場涉景泰藍廣彩瓷通草畫 保利美高梅博物館分享非遺技藝 【澳門日報消息】適逢六月十四日為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保利美高梅博物館自六月起至八月期間,每月舉辦一場分別以景泰藍、廣彩瓷及通草畫三項不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為主題的分享會,帶領參與者深入了解其背後的故事、文化與技藝。活動開放予公眾,旨在提升其對非遺技藝的認識、關注與欣賞,以及推廣中國非遺走向世界。同時,另設有專場以深化館內導賞員的專業素養,全方位拓展美高梅文旅體驗的深度和廣度。 傳統融入當代設計 首場“非遺技藝推廣系列”分享會昨日下午四時半於保利美高梅博物館舉行,以“宮廷藝術景泰藍傳承與創新”為主題,邀得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宮廷藝術專委會主任、原瀋陽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李理,以及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宮廷藝術專委會副主任、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景泰藍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保利美高梅博物館“景泰藍斗拱”設計者鍾連盛主講,吸引逾二百名文化藝術界人士、學者及公眾參與,一同探討傳統工藝的當代傳承與傳播。 活動成功搭建起跨領域對話平台,先由李理重點介紹宮廷藝術專委會在非遺保護與創新應用方面的實踐成果,包括如何將傳統宮廷藝術元素融入當代設計,展現傳統文化在當代社會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另一主講人鍾連盛,以其逾五十年的創作經驗,深入剖析景泰藍的歷史演變與當代創新實踐,並特別分享如何於保利美高梅博物館將傳統工藝轉化為現代藝術與建築元素的寶貴經驗。 跨界對話創意交流 美高梅文化藝術高級副總裁郭蕙心表示,透過與非遺傳承人及文化專家的合作,希望觀眾踏上文化探索之旅,體驗跨界對話與創意交流,延續非遺技藝的生命力與文化價值。同時,特意安排館內導賞員與非遺大師們學習和交流,以不同的形式來培育本地文化藝術人才。 接下來的兩場分享會分別將於七月及八月舉行,深入探討廣彩瓷和通草畫的歷史演變與當代傳承,有興趣人士可透過保利美高梅博物館官方網站報名參與。未來,保利美高梅博物館將持續推出不同類型的文化推廣及交流活動,發揮其“中華文化出海的 · 橋頭堡”的作用,讓非遺技藝在當代社會煥發新生,積極助力澳門建設“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