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核神話”荒誕現形 台灣高雄旗津區九日無預警停電,約九千戶家庭陷入悶熱高溫焦躁中。這不是孤立的意外,自核三廠二號機組上月十七日停機,台灣核電歸零以來,高雄已連續多日因供電吃緊亮起紅燈,民生用電、交通燈,甚至醫療設施都淪為“電力賭局”的人質。 當民眾在悶熱中搖着蒲扇等復電時,更該看清核電歸零後的真相:民進黨當局長期漠視能源可持續發展的“非核神話”,早已淪為禍延民生的政治笑談。核三廠二號機曾穩定支撐高雄科學園區、加工出口區等產業重鎮近三分之一的電力需求,更在夏季用電尖峰時貢獻超過百分之二的全台備載容量。但民進黨為推動“二○二五非核家園”的政治目標,寧可冒着供電風險強行停機,也不願正視核電在台灣能源結構中“基載穩定”的不可替代性。從五月以來,高雄已發生多次無預警停電,影響範圍涵蓋高鐵站、捷運系統、科技園區、餐廳等,至今情況未見改善,民眾憂心停電成為“新常態”,給生活造成極大困擾和不便。 核三廠二號機組停機後,台灣高雄、台南、台東等地接連發生停電事故,是民進黨“非核神話”破滅的最好註腳。能源安全從來不是“廢核”或“用核”的二元對立,而是如何在安全、經濟、環保之間找到平衡。當民進黨為了“政治正確”強行切斷核電這條“穩定供電的生命線”,卻拿不出可行的替代方案時,受苦的始終是電梯裡喘氣的老人、冷氣停轉的病童,以及為高漲電費皺眉的家庭。台灣不斷的無預警停電,背後是民進黨當局對能源可持續發展的傲慢與短視。 魯 木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