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劇《凱普萊特與蒙泰古》 DVD封面 各有各精彩 由於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悲喜劇故事,早在文藝復興時期便已流布於世,所以,根據這個故事寫成的戲劇、音樂、舞蹈等作品數量不少。以我的認知判斷,英國作家威廉 · 莎士比亞(W·Shakespeare,一五六四至一六一六),創作於一五九五年的五幕戲劇《羅密歐與茱麗葉》,實為傑作中之傑作。 意大利有位歌劇作曲家叫文森佐 · 貝利尼(V·Bellini,一八O一至一八三五)的,於一八三○年寫過一部不叫《羅密歐與茱麗葉》,而叫《凱普萊特與蒙泰古》的同樣題材的歌劇。有人說其作是根據莎翁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改編的,但也有人說非也!說是,是因為莎翁的大作在前,貝利尼的在後;說不是,是因為羅密歐與茱麗葉早為人知。而且,在人物和情節上,兩者的確有不大相同之處。如在莎翁的戲劇中,勞倫斯神甫是個很重要的角色,是他想到讓茱麗葉服藥假死。只是,他委託約翰神甫去把消息告訴羅密歐,卻因瘟疫耽誤了曼多亞之行。而在貝利尼的《凱普萊特與蒙泰古》中,代替勞倫斯神甫的卻是醫生洛倫佐,洛倫佐並沒有請人去把計謀告訴羅密歐,而是茱麗葉的父親發現茱麗葉服毒,懷疑是洛倫佐所為,而禁止其外出……。當然,說是改編,就不一定依樣畫葫蘆。但我仍較為贊同,貝利尼的《凱普萊特與蒙泰古》,跟莎翁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沒有大關係。所以,當我閱讀莎翁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或欣賞貝利尼的《凱普萊特與蒙泰古》時,覺得各有各的精彩。比如莎翁的台詞,你聽第二幕第二場羅密歐要對茱麗葉發誓時,茱麗葉所說的:“啊!不要指着月亮起誓,它是變化無常的,每個月都有盈虧圓缺;你要是指着它起誓,也許你的愛情也會像它一樣無常”。比如貝利尼的旋律,你聽聽第一幕臨末的那個愛情二重唱……。 費拉拉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