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出 海浪不斷,夜再深,也在持續擦洗岸灘。有人深夜未歸,或在值班,或在遊蕩,或聚集在這香爐灣上,等候日出。每個人各自都有追尋晨光的理由,為了紀念,為了打卡,為了歡呼,也可能只是為了確認明天能如期到來,確認生命的浪花會依舊不斷,為了緩解焦慮,為了安心。 身處無光的地方時,你我都是黑影,牽手,就合成了一體;一體的我們可以成為海岸線,成為失眠者,成為噪音,成為麻煩。能夠躺在床上被陽光喚醒的人,不像我們能夠迎接日出。誕生的過程總是充滿着疑慮,好幾次查看時間,以為天快要亮了,眼前卻仍是一片漆黑,死死盯住海平面,哪怕只有一絲微光都是希望。 藏青,靛紫,鈷藍,再慢慢轉變成淡淡的天藍色,像是捕捉光影的畫家在室外作畫,第一層顏料還沒有乾透,就立馬要補上第二層。氣溫稍涼,空中不見半點暖色,沒有紅日掛在海上,只有重拾了輪廓的人們,逐漸散去;而我們的手繼續牽着,就算不曾出現讓人驚嘆的奇景,平凡的早上還是會如期到來,並留下印象。 年幼因家中變故搬遷到港口城市勒阿弗爾的莫奈,在吹過海風的多年後,向世人展示了《印象 · 日出》。有別於同時期畫作的命名方式,莫奈並沒有把重點落在風景畫的地理位置上,而是以印象一詞帶過,如同畫中潦草的筆觸,刪去了眾多細節的同時,又還給觀眾聯想的空間。這旭日初升的海灣,可以是勒阿弗爾,也可以是香爐灣;可以在十九世紀,也可以就在今天,或明天。 如同捉摸不定的海浪與曙光,身在幻變的世界中,還有甚麼是我們可以確定的?女孩點頭說的一聲願意給了我答案,風來了,日出了,無論人們看見與否,該在的始終都會在,像是幸福,或是破曉。 林 格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