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場完成歷史任務 學者:利益不平衡 退出市場 【澳門日報消息】政府昨日公佈,收到三家博彩承批公司的通知,將在今年十二月卅一日前結束十一間衛星場的經營,當中有兩間衛星場在結束經營後或以直營場方式經營。有學者分析,可能是衛星場“場主”和相關持牌公司在利益上達不到平衡所致。衛星場結業,對周邊商圈、非博彩員工的安置問題值得關心。 衛星場或佔1-5%賭收 澳門大學博彩研究所所長馮家超坦言,衛星場去留結果中,大部分都“估到(停運)”,但有一、兩間“估唔到”。衛星場去留最核心問題落在管理費能否配合各方利益。根據新《博彩法》規定,會以定額方式作為管理費,因此,可能是衛星場“場主”和相關持牌公司在利益上達不到平衡,最終只好作出不繼續營運的決定。 衛星場退場後,賭收、周邊商業及就業巿場的影響廣受關注。政府指衛星場只佔整體賭收的低單位數比例,又料結束後不會對賭收帶來實質影響。 馮家超認為,“低單位數”比例可能是1-5%之間,早前政府已把今年賭收估算由原來的2,400億元下調至 2,280億元,有機會已把相關影響計算在內。 關注商圈倡促夜經濟 衛星場周邊商戶的經營情況值得關注。衛星場去留已經歷兩年半的過渡期,衛星場較集中的新口岸區,近半年有不少餐廳食肆已遷至皇朝區繼續營運,可見部分商戶已提前做好部署,在客人消費改變及經營環境不確定下,留守原地經營,生意大不如前,故部分商戶自行尋求生存方法。 生意尚可以轉移,但商舖物業仍然存在,憂慮衛星場退出後,該區會出現“吉舖”,商圈生態漸凋零?他表示,新口岸區仍有商業價值,未來可思考如何吸引人流,如把整條街朝“夜經濟”方向發展,促進夜間消費。 非博彩員工或難消化 對就業巿場方面,由於政府要求妥善安置受衛星場結業影響的員工,倘承批公司可獲分配原來的賭檯,相信可吸納衛星場內的博彩從業員。相反,一些非博彩從業員的就業情況值得關注,或難以融入及消化,會涉及轉工或橫向流動的安排,需要承批公司創造新的職位助員工流轉。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