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周荇農壽昌



周壽昌題姬人慧芸畫花卉扇面

    周荇農壽昌



    二品歸無半頃田,班書久夢枕函天。

    丹黃狼藉復何事,諦認姬人畫自然。



    清人之治通史輒以乾嘉錢竹汀、趙甌北、王西莊為鼎足,其專治漢魏者,允推同光間周荇農《漢書注校補》、《後漢書注補正》、《三國志注證遺》為著,自庵又有《五代史注纂注補續》,合為四史補注。荇農名壽昌,字應甫,一字荇農,晚號自庵。湖南長沙人。嘉慶十九年生,八歲能詩,年十八補縣學生。道光二十年優貢,二十四年舉北闈,連捷成進士。由庶常授編修,洊至內閣學士,署戶部侍郎。博學多才,在京師與曾文正、郭筠仙、李蒓客以學行相砥礪。世之言湖湘漢學,葉德輝推求闕齋與思益堂,蓋指文正與荇農也。深思積學,從上元梅曾亮請益古文,曾亮告以剛健無過韓愈,熟讀昌黎集,有餘師矣。於是能背誦。湘潭王闓運則告以愈前非無文章,《史》、《漢》猶多鉅製,奈何封于此。遂遍讀漢魏諸家集。為文之精者間窺歐陽永叔,非劉蓉、薛福成之流所及云云。見費行簡撰《近代名人小傳》。四史補注已刊,同里後學王先謙蒐裒其遺作詩詞古文日札為《思益堂集》並撰序,茲據王序再約之以行狀,可知其出處。先是,咸豐初以文學受上知,旋命充巡防大臣,兼辦京畿團防。太平軍攻湖南,疏劾督師賽尚阿逗遛不戰,權貴側目,人目為敢言,由是亦岌岌不安於位矣。會奉諱家居,曾文正欲引為共事,然與胡文忠有夙嫌,遂罷。同光時以學士官侍郎,以疾予告。按,光緒四年荇農以足疾歸,十年卒,年七十一。同年自梓《漢書注校補》成書,為初刻本。自罷官後居京師,日坐小軒,“以丹黃自娛,寒暑靡輟又幾十年,所為四史補注及日札諸書,皆成於其時”,見先謙序。如是前後僅得數歲,於時不合。自釋褐後皆官中朝,未曾外任。梅伯言道光末官於戶部,王湘綺咸豐九年禮闈下第在肅順府授讀,梅王贈言當在道咸,顧知荇農之治四史與此同時。父時翥,亦好批注班書,荇農耳濡目染實久之。《漢書注校補》凡改易一十九次,見蒓客日記。罷官後集其大成耳,非十年成書也。《漢書》語言簡直,東漢時已難通讀,至唐顏師古合服虔、應劭以下古注二十餘家為之注,後一千二百年,又得周荇農為顏注本作校補,或闡發顏注。如卷四十周亞夫列傳,記文帝後六年,匈奴大入邊,各軍備胡,天子勞軍皆馳入。已而之亞夫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帝先驅至亦不得入。師古曰:“彀,張也,音遘。”宋人劉奉世疑之,曰:“言彀弓弩是也,敵未至,何遽持滿?何時已乎?此二字疑衍。”荇農案語:“持滿不發,亦軍容也”,八字決疑,特示此乃春秋筆法,亞夫枕戈待敵,其治軍之法嚴律細可見矣。似此非訓古小學之事,亦讀史洞見之一例。詩文書畫,旁及岐黃術,靡不精通,名重一時。詩近李義山、陸務觀,詞擅小令。此周荇農題姬人繪君子蘭扇頁,款識“乙卯春杪,命侍兒慧芸寫奉輔堂姑丈大人清賞。姪壽昌。”鈐白文“壽昌”、朱文“荇農”印。乙卯為咸豐五年,時官翰林院侍讀。《思益堂詩》有《姬人種秋海棠一盆護惜甚至書此示感》兩首:“柔枝掩冉護芳叢,露晚花開綴小紅。我亦江湖成白首,為君酹酒向西風。”“長安歲歲餞春回,爛熳花前數舉杯。問訊花之寺中樹,開時可憶故人來。”委婉而情深,言姬人畫學羅聘,亦多才也。此夫妻扇尤清雅罕覯,可與兩詩並觀。當日王先謙嘆荇農不早自知其無與功名,不得一意於學問為可悲,復嘆使其爵位益高,心力銷磨於仕宦,不暇著述,孰為得失,識者宜有以辨之。晚年陳書滿案,李蒓客屢見之,顧贈以“二品歸無半頃田”句,為譽治史貫洽班固全書,於表志甚精,尤用力於地理,卓然不朽。士人處而有得,記名於史籍,傳之後世,幸也。



    陳懷萱



32

鮮花
45

握手
60

雷人
74

路過
65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