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門中樂團吹管樂組 飄進天堂的花朵 再次認真讀讀澳門中樂團六月十四日晚七時四十五分,在澳門文化中心小劇院的《風·聲》吹管樂專場音樂會的場刊,我發現有一曲目,為笛子二重奏《飄進天堂的花朵》第二樂章《孤獨的月亮》;再看作者,為郭文景。於是一下子惹起了,我對澳門中樂團另一場音樂會的回想。 那是十五年前的二○一○年七月十八日晚,在澳門聖玫瑰堂的一場音樂會。正是在那場音樂會裡,舉行郭文景為室內樂重奏所寫的《飄進天堂的花朵》的澳門首演。 記得二○○八年五月十二日的,震中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映秀鎮的,史稱為的汶川大地震嗎?記得為了銘記汶川大地震,從二○○九年起,每年五月十二日,就為全國防災減災日嗎? 一九五六年出生於重慶,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的郭文景,在汶川大地震後,很快就創作出,以汶川大地震為背景的《飄進天堂的花朵》。 何謂天堂?天堂是某些宗教指人死後靈魂居住的永享幸福的地方。誰飄進天堂?花朵!人所共知,花朵就是花。但花朵另有含義,內地不是有部電影叫《祖國的花朵》嗎?其所說的花朵,卻為兒童。那就很明白了,《飄進天堂的花朵》,就是作曲家為在汶川大地震所蒙難的兒童所寫的挽歌。全曲七個樂章,其第七樂章就為《飄進天堂的花朵》,那是對不幸兒童的祝福,那是給已上天堂的不幸兒童的慰藉。 十五年前,澳門中樂團演奏尚算新作的《飄進天堂的花朵》時,汶川大地震過去不久,人們仍心有餘悸、記憶猶新;每一述及,便悲從中來!如今,汶川大地震過去了十七個年頭了,但讓聽眾聆賞由錢青、林家禾吹奏笛子二重奏《飄進天堂的花朵》第二樂章《孤獨的月亮》,仍極具特別意義!仍寄託着善良的人們,對早逝兒童及其他同屬無辜的人的無盡哀思。 索倫托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