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旅行 自五月以來,朋友已馬不停蹄到處旅遊去。其中也有回港探親的,十分熱鬧。她們也問起我打算到哪裡去“玩”。這一問竟然把我考起來。說來我對“旅行”的概念變得有點模糊,經過這些年,實在很想知道她們現在去旅行時到底是做什麼的?我近年出門都跟開學術會議有關,行程有點另類,但卻十分充實。除了出席會議安排的學術活動外,大會一般會安排一、兩天旅遊項目,讓我們遊覽景點。遇上風土民情的問題時,還可以直接問當地大學的職員呢。久而久之,我的旅行便變成這種模式。 日子久了,除了參加會議外,也夾雜了其他成分,例如參加暑期班和自製寫作營等。換一個地點、改一種生活習慣,希望能夠更專心寫作。我的旅行不知道打從哪時開始變成了這等模樣,和景點與食物完全無關。只求心之所安,可以靜下來寫東西。當然,如果我能夠安在家中,透過轉換生活模式,自製寫作營的話,那是最理想的。說到底要適應一處新地方多少也需要點時間呢。 除了和工作有關的“旅行”外,我也開始思考其他的旅行模式。我那些和學術會議有關的“旅行”也算是一種深度旅遊,日子久了,難免想有一點變化。也許是時候探索其他深度旅遊的可能性,把焦點放回到具體的國家及文化方面,參加一些深度探索某些特定話題的旅行團。例如探索日本的佛教文化。看過夢枕獏寫有關空海的小說後,我對日本的高野山、真言宗及空海(謚號弘法大師)特別感興趣。希望有機會可以參加和高野山有關的佛教導賞團。誰知道在網上胡亂搜索,竟然發現真的有相關的深度旅遊團,不過剛在六月初出發。無論如何,知道了這種旅行的可能性後,實在令人期待呢! 區仲桃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