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炭燒沙甸魚伴薯仔 及沙律 (網絡圖片) ![]() 聖安東尼奧節 舊城區盛況 (網絡圖片) 六月沙甸魚飄香 若是六月到訪里斯本城,街頭巷尾間常溢着海鹽與炭火交織的香味。這味道提醒着遊人正是聖安東尼奧節近了——作為愛情的守護者、姻緣之神,在聖安東尼奧其誕辰六月十三日前後,整個里斯本下城區阿法瑪便瀰漫着燒沙甸魚的濃烈香氣,是整個城市的一場盛夏歡聚。 節慶的餐桌主角是炭燒沙甸魚,魚身體型細小,卻是里斯本碼頭工人與尋常家庭最易得的蛋白質來源之一。沙甸魚含有豐富的奧米加-3脂肪酸、鉀質和維他命B12等。而六月恰逢沙甸魚魚汛高峰,肉質豐腴鮮美。自物資不豐的年代,人們將新鮮漁獲厚厚裹上粗海鹽,架在街頭炭火之上,以最直率的方式保存並享用自然的饋贈。久而久之,這樸素的漁獲便與守護婚姻、佑護貧者的聖安東尼奧緊緊相連,成了城市節日的味覺印象。 炭燒的沙甸魚處理方式簡單,不必去鱗,只須簡單清理內臟,拍上粗粒海鹽,整尾放於一排細長鐵夾內烤熟。架在炭火灼熱的烤架,魚身油脂隨高溫融化滴落炭火中,劈啪作響。只需數分鐘翻轉,魚鱗便焦脆捲起,魚肉緊實雪白,滲出誘人魚脂香。焦脆魚皮下是滾燙多汁的嫩肉,帶着海鹽的鹹鮮與炭火的香氣,粗糲卻直抵人心。若說灰燒沙甸魚的良伴,即鋪一片樸實的厚切硬皮鄉村麵包在底,用以吸收滴落的醇厚魚油,有的喜歡配上略帶甜口的粟米麵包;或是幾顆鹽水煮得軟糯的薯仔,撒上香菜碎,伴以番茄、洋蔥與生菜拌成的沙律,淋上橄欖油及數滴果醋,口感清爽。再配一杯冰鎮的葡萄牙“綠酒”(Vinho Verde),正好平衡魚脂的豐腴。一些講究的攤檔更會配備烤得焦香軟糯的紅椒或青椒片,表皮略帶焦黑,但味道清新帶甜,正好與海鹽的鹹香作伴。 當人們相聚在舊城斜坡上,手指沾滿油光,分享着這無需雕琢的簡單美味,彷彿觸摸到里斯本古老街巷裡那份粗糲卻堅韌的生命力——原來夏日最深的歡愉,不過是煙火街巷中一條燒得焦香的沙甸魚。 黃曉蓉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