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政府近期對哈佛大學進行“整改” (新華社) 美國文化大革命 特朗普政府對美國長春藤大學正展開一場階級與意識形態的鬥爭,有人更視之為“文化大革命”。特朗普痛恨這些國內頂尖高校,皆因大部分都是左傾並成“自由派堡壘”,而且是“覺醒文化”的發源地,精英培育之地,對於反精英、反建制、以白人基層為支持基礎的民粹主義總統,自然非常不爽。更何况,去年大選中,在高經濟產值的一百個縣裡,至少有四十四個為長春藤大學的所在地,特朗普只能拿下四個,其餘皆歸民主黨,那便必須要對高校來個大改造了。 除了大幅削減經費,特朗普下令所有高校取消DEI(多元平等共融)政策,加上政府的反移民、反全球化態度,大學的國際學生無可避免也受牽連。從最初針對來自不同族群的學運領袖到無差別對付所有國際學生,認為他們都是麻煩製造者,提出取消他們的簽證,哈佛作出抵抗並很快變成特朗普最大的眼中釘,兩者的鬥爭比貿易戰更吸引媒體的眼球。美國知名歷史學家Ellen Schrecker形容特朗普的作為,比上世紀五十年代反共的麥卡錫獵巫行動更惡劣,因為特朗普企圖把整所大學也批鬥下來。 據報道,白宮幕僚在內部會議曾表示,一定要先讓一所大學屈服,才能讓其他大學屈服,從而把“自由派價值觀”連根拔起,讓右翼思想在高校有茁壯機會。這樣看來,特朗普是鐵了心腸咬着哈佛不放,要把該校成為他的鬥爭樣板。雖然司法部門後來挑戰特朗普對高校改造的狂想曲,但這場文化戰爭不會由此終止。就在如此艱難的時刻,哈佛由上至下團結一致來打這場硬仗。 首先,哈佛大學教職員發起連署,自願降薪來力抗特朗普欲透過削經費令他們就範,同時也成為第一所將政府告上法院的頂尖學府,指控政府命令他們作出一系列違反大學理念的改革,屬違憲行為。此外,從六月開始,美國已進入畢業的季節,許多勇敢的學生正利用能夠發表畢業演說這一機會,來捍衞他們的學術及言論自由,並重申表達他們對正義真理的追求,這亦是大學之道。 去年四月至五月期間,美國大學校園爆發反對加沙屠殺大示威,當時的拜登政府隨即展開大拘捕,及後特朗普也加入指控校園充斥反猶主義思想。他看到“反猶主義”可成為他振振有詞重塑大學教育的切入點,上綱上線責難這是自由主義下衍生的“毒瘤”,他指所謂進步派議題早充斥在大眾文化當中。從支持巴勒斯坦,到黑人的命也是命,再到多元平等包容的DEI政策,已正威脅着美國的價值。 張翠容(香港戰地記者)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