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好生 有人說,素食是穿越千年智慧與現代科學的生態救贖之道。 早在二千多年前,道家便提出“道法自然”、“見素抱樸”的理念,主張以簡單質樸的飲食順應自然規律。《黃帝內經》亦宣導“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將動物性食物置於輔助地位,凸顯植物性食物的核心價值。佛教經典《楞嚴經》指出“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通過因果輪迴的思想,警示過度索取生靈會破壞自然平衡。這些古老智慧蘊含着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飲食哲學,奠定了“天道好生”的思想根基。 現代科學數據更直觀地揭示了素食對生態的拯救力。 我們早已知道,畜牧業產生的溫室氣體超過了全球交通運輸業的排放量總和,生產一公斤牛肉需消耗的水資源是生產同等熱量小麥的六十倍。若全球素食,每年可以減少約七十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排放,相當於讓全球汽車停駛數十年……這些數據讓人想起紀錄片《地球改變之年》裏的鏡頭:如僅僅幾個小時,地球少了百分之七十的交通噪音,動物能聽見彼此的召喚;如空氣淨化了,能看見在霧霾後隱藏了三十年的喜馬拉雅山;如全球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超過百分之六,這是記錄上最大的降幅…… 那是疫情讓人類活動停止後地球生態呈現的自癒力,而素食,不需那麼極端地限制人類活動,也能相應地達成健康的生態鏈。美國科學家在《科學》雜誌發表的研究表明,若全球採用植物性飲食,可使大量土地得以退耕還林、恢復生態,遏制物種棲息地喪失的危機。 從釋迦牟尼宣導的慈悲戒殺,到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生態保護倡議,素食成為人類與自然和解的橋樑。素食正以其深厚的歷史底蘊與科學依據,成為破解生態危機的高效密鑰。 古 吉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