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世相雜議)網紅學者

網紅學者



    有人說,網絡時代的學者可分為兩類:網紅學者與非網紅學者。雖有些玩笑意味,卻也屬實。

    與一般網紅需要顏值擔當不同,多數網紅學者以傳播知識見長,並不需要特別高的顏值,需要的是使專業知識普及化與大眾化的能力。因此,網紅學者多具有廣博的知識儲備、獨到的見解,以及出眾的口才。如果口音、面相具一定的辨識度,且演講自帶喜感效果,能予人以親切感與真實性,則無疑極大地提升了學者成為網紅的可能性,即使存在某些未必為社會接受的個人嗜好,或有缺憾。

    君不見,上海某大學的王姓哲學教授,煙癮極大,演說時,每見其煙不離手,惟其觀點獨特,歷史典故與生活細節信手拈來,聽眾反而對其公眾場合吸煙採取選擇性忽視態度,視頻中每以馬賽克掩蓋燃燒的煙頭。

    同樣,武漢戴姓中文教授即使方言口音濃重,普通話說得極為普通,但是因其對古詩詞的幽默解讀,稱盛唐詩人為“爺們”,說賀知章醉酒騎馬是“酒駕”,還不時冒出“我的天啊”等口頭禪,從而引得聽眾每每捧腹大笑,直呼過癮。

    普通人想方設法成為網紅的目的,除了提升個人知名度外,不外乎帶貨撈錢。對此,社會具有相當的容忍度或接受度。然而,社會似乎並不接受其道德瑕疵。例如,某網紅學者的學歷存在水分,被發現後,瞬時引起網絡聲討,不得不銷聲匿跡。又有網紅學者試圖通過網絡撈錢,同樣引起質疑,難免灰頭土臉。

    因此,雖然網紅學者或許可以憑流量變現賺錢,但甚少見學者成為網紅後直播帶貨的。因為人們存在對學者網紅知識傳播公益化的認知定位。其實,學者成為網紅後,同樣具有商業價值,其作品得到市場認可令其收益不菲,只不過人們傾向認為,那是另一種市場選擇,是學者網紅的副效應而已。



    婁勝華



45

鮮花
6

握手
81

雷人
90

路過
6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