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濟貧院酒拍形式數變 濟貧院葡萄酒的銷售形式,數百年間曾有所改變。最早期並不公開發售,只供內部購買。法國大革命後,則改為競標,價高者得。至十九世紀中期,主事者到法國本土和歐洲諸國宣傳推介濟貧院葡萄酒,並於1859年舉辦首次拍賣會。 十九世紀尚未發明電燈,拍賣官以舉蠟燭定案。直到有電燈後,才改以敲鎚,亦即後稱之“落鎚”以決定買家。 當時只限布根地本地酒商才能參與競拍。拍得葡萄酒後,在自家酒園陳釀並裝瓶。為防做假,濟貧院按數量印備專用酒標,分發予中標酒商。成熟後的葡萄酒,將會轉售予外地酒商。由於濟貧院葡萄酒產量不多,且極具收藏價值,故成為不少收藏家的追捧對象。 【伯恩濟貧院的葡萄酒緣 · 三之二】 郁 人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