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研組在中創新航江門基地合影 ![]() 代表們了解企業的新能源核心技術 澳區人大代表考察中創新航江門基地 江澳新能源合作潛力巨大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廣東調研組今日繼續江門行程,首站前往中創新航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江門基地,實地考察江門新能源產業佈局,並圍繞深化江澳新能源產業合作與應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新能源產業鏈協同發展深入交流。 (江門、佛山六日電) 調研組上午在全國人大常委會代表工作委員會主任郭振華、澳門中聯辦副主任張應傑、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碩輔等領導的陪同下,抵達中創新航江門公司並參觀了展廳和智能生產線。 “江門速度”創新高 該公司政策部負責人杜怡珺介紹稱,該公司是中創新航科技集團下屬的專業從事新能源電池、電源系統研發、生產及銷售的高科技企業。項目二○二二年從簽約到動工僅用時五十天,一期產品下線僅四百五十二天,創下了一個又一個“江門速度”。基地重點佈局了動力及儲能領域的最新型號產品,配套多個知名乘用車品牌的高端車型。目前產能持續攀升,產值從前年的二十億元增長至去年的四十億元,產值實現翻倍式增長。 “今年預計產值能突破八十億元,產能可匹配二百萬配套車輛。”杜怡珺指出,項目二期佔地一百三十畝已於五月開工建設,建成後將成為省內最大的動力及儲能生產基地。 綠色技術應用澳門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調研組副組長崔世平表示,澳門在打造世界旅遊休閒城市過程中,推動綠色能源普及勢在必行,該企業在新能源電池技術領域持續突破,結合澳門政府近期發佈的《澳門環境狀況報告》及綠色出行政策,該技術在澳門應用的場景廣泛。例如,其研發的“兩小時防撞防爆”電池技術,可破解澳門高密度城市空間下(地下負二層)的電池安全顧慮。此外,針對澳門渡輪、巴士等公共交通工具的綠色升級需求,企業可助其訂製解決方案。 探索中葡合作機遇 同時,該公司目前已在葡萄牙佈局產業基地,並與歐洲企業開展合作。澳門作為中葡平台,可借助金融、法律、標準認證等優勢,吸引企業將“電池檢測認證”、“梯次利用”等環節落地澳門,包括探索“澳門技術標準+橫琴製造”模式,推動澳門成為大灣區新能源產品出口葡語國家的樞紐。 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此外,中創新航的電池技術不僅應用於新能源汽車,還涉及儲能電站、船舶動力等領域。澳門正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澳門高校可加強與企業合作,將相關核心技術融入澳門智慧建築、智慧港口等場景,並利用企業的科創資源,為澳門學生開展科普教育活動。 本報記者 古楨輝 報道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