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宵苦短的奇妙世界 赤垣屋是我這次在京都最喜歡晚上去的居酒屋,起初去是因連續幾晚經過都見裡面坐滿了人,搜索才知這不僅是家古早居酒屋,食物還頗有特色,當中最有口皆碑的是生鴨肉。第一次去那晚與朋友同往,一推開門,七八個服務員投來目光,靠近門口的服務員問我有無預訂,我搖頭,他便轉頭看向吧檯後面專門切刺身食物的一位沒有穿工作服的男子,男子回道:“沒有位置了”。我堅持願在門口排隊等候,他冷言道:“那你可能得等一個小時。”我表示不介意,他淺淺翻了個白眼,面露不悅。 “男的瞪我們了!”“他看起來很高傲,像是店裡的少爺。”“它的食物最好對得起它的服務態度。”好幾次我與朋友皆如此互相安慰,因對於這般服務在網上略有耳聞,故未被“嚇退”。後來去的次數多,發現他們並非僅不歡迎我們,而是平等地不歡迎所有外國遊客。 “少爺”與所有無預訂的來客說沒有位置後,皆示意顧客離開,不會主動讓顧客留下等候或留聯繫方式。氣人的是,他們亦不愁沒有生意。 據我觀察,他們有一批幾乎每晚都會光顧的熟客,一般是中年男子或女子,獨自前來,全圍着吧檯而坐。服務員就在吧檯熱清酒、煮關東煮、切刺身,客人就在吧檯另一邊觥籌交錯。熟客一般坐下便有人伺候好一壺剛熱好的清酒,有的只是安靜飲酒,長久坐着;有的喜與人聊天,但只說日本語。他們三番四次地追加酒,看來熟悉每個季節此處供應的應季食物。當我開始照着他們的食物與酒下單,被他們帶着醉意誇獎,站一旁的“少爺”也得意笑起來時,我終有了進入京都春宵苦短之奇妙世界的感覺。 葛 歌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