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面煙蒂收集設施不足或助長棄置煙頭 電子煙非法流通嚴峻冀堵截 【澳門日報消息】多位北區社諮會委員關注控煙,有反映近期北區多個巴士站周邊違規吸煙情況回升,也有指電子煙非法流通與青少年使用問題仍嚴峻。 委員盧思敏指出,部分北區巴士站出現“火車頭”,甚至地面散落大量煙蒂;禁煙區域的範圍標誌模糊,圖示設計不夠直觀且缺乏多語言說明等,導致旅客或居澳外地人士難以識別規範;路面煙蒂收集設施不足情況下,間接助長隨地棄置煙頭的行為。建議針對違規黑點增派控煙督察,不定期巡查或引入科技輔助執法,提高阻嚇力。並優化禁煙標示設計及統一全澳禁煙區域,加設具有圖像化、明顯色彩對比的標示牌,並在地面劃設醒目禁煙範圍線。 針對旅客或居澳外地人士加強多語種宣導,善用巴士站點廣告螢幕或告示牌提醒禁煙區域、播放警示短片作持續宣傳。也要合理設置指定範圍吸煙區,配置清晰引導標示,平衡吸煙者需求。 口岸增抽查電子煙 委員林海玲表示,今年首季查獲七十一宗跨境攜帶案件,凸顯攜電子煙入境及網絡隱蔽銷售持續,需加強口岸抽查力度。不少青少年受新奇電子煙設備外型及標榜“無煙味、無焦油”的宣傳誤導,誤以為比傳統香煙安全,低估尼古丁成癮風險。希望加強家校防控,透過校園講座、短視頻展示電子煙如何損害大腦發育,提高青少年對電子煙危害的認知等;研究於口岸導入AI圖像識別系統,即時偵測新型電子煙;修法完善監管,考慮將“持有電子煙設備”納入處罰範圍。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