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首批TIR出口貨物在穗機場綜保區(南區)裝車啟運 穗首條TIR國際公路運輸通道開通 【本報記者廣州電】廣州海關公佈,五月二十二日下午,經廣州白雲機場海關監管放行,一輛載有六點七噸虎皮蘭、榕樹等貨物的國際公路運輸(TIR)車輛從廣州白雲機場綜合保稅區(南區)駛出,通過霍爾果斯口岸出口至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這標誌着廣州市首條TIR國際公路運輸通道的開通,作為繼航空、鐵路、海運之後的第四類國際物流通道,該線路將有力促進“廣貨廣出”,推動廣東高質量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 運輸成本省逾三成 TIR即《國際公路運輸公約》,中國於二○一六年七月正式加入《國際公路運輸公約》。TIR系統是建立在聯合國公約基礎上的國際跨境貨物運輸領域的全球性海關便利通關係統,具有通關手續便捷、運輸周轉速度快、機動靈活、可實現門對門運輸、性價比較高等特點。目前全球有七十餘個締約國(方),基本覆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 負責此次TIR貨物運輸的廣東凌科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勇介紹,本次運輸全程冷鏈,路程共約六千公里,預計需要九十四個小時。其他運輸方式在運輸過程中往往需要搬動或二次裝卸,對於綠植、易碎品等貨物而言有破損風險,而TIR運輸可以全程不換車、不換裝、不卸貨,具有“門對門”優勢,運輸成本最多可節省約百分之三十八。 締約國“一證通關” 為保障廣州首條TIR國際公路運輸通道開通,廣州白雲機場海關加強和出境地海關的協同配合,提前對接企業需求及出口計劃,選派業務專家開展政策解讀培訓,全程跟進指導企業規範申報,保障TIR貨物快速通關。 廣州白雲機場海關駐跨境電商監管中心辦事處場所監管科副科長龔磊表示,TIR運輸模式手續較為簡便,通關便利化水平高,貨物實際出境時,出境地海關一般情況下僅作TIR單證、車輛信息等文件核對,在途經多個締約國(方)時可“一證通關”,能夠有效提高通關時效,助企降低運輸成本,有利於滿足企業運輸的個性化需求。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