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畫家卡拉瓦喬自畫像 到馬耳他看甚麼? 有朝一日到了歐洲南部,被稱為“地中海的心臟”的馬耳他共和國,我一定要在其首都瓦萊塔的聖·約翰教堂,觀賞意大利畫家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卡拉瓦喬(M·M·Caravaggo,一五七一至一六一O),於其去世前兩年的一六O八年,在馬耳他所繪就的一幅最大幅的作品、唯一署上自己名字的作品《被斬首的施洗者聖·約翰》。 我憎惡暴力,討厭血腥!卻極為急迫地想一睹卡拉瓦喬這幅有着戲劇性的大作的真跡。一位嗜血的劊子手,按着顯然已死的聖·約翰的頭,正欲舉刀。旁邊的人物不多:受到驚嚇的老婦,捧着盤子準備盛上聖·約翰頭顱的莎樂美……在這幅名畫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只活了三十九歲、畫家生涯只有十年多些的,放浪形骸、聲名狼藉的卡拉瓦喬,對社會不公的控訴,及其心底裡的苦鬥。 卡拉瓦喬的《被斬首的施洗者聖·約翰》,當然為鎮堂之寶!但即使沒有《被斬首的施洗者聖·約翰》,聖·約翰教堂的本身,就是美輪美奐的藝術博物館。四百五十多年前,她由聖·約翰騎士團出資興建,現被譽為歐洲最漂亮最伟大的教堂之一。每走一步,大抵都可聽到歷史的回聲。 馬耳他還有另外一個地方,是我極想趨前的,那是位於戈佐島的藍窗。八年前的二○一七年三月,我痛心地驚悉有着廿八米高有着天然大拱門的藍窗,不敵狂風狂浪的衝擊而不幸倒塌。藍窗存世有数千年之久,來自世界各地數不清的人曾前往鞠躬,但我卻永遠無緣一睹真容了。然而,即使只剩斷門,我更欲前往憑吊!她本來就為大自然的偉力所創造,又終於為大自然的偉力所摧毀。但不管怎樣,藍窗仍然不朽!我願意用相機記錄她的現在,藍窗的現在是與藍窗的過去連接在一起的。我以為,她們同樣輝煌! 費拉拉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