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屆粵港澳少兒戲劇小梅花薈萃活動頒獎 粵港澳少兒戲劇小梅花賽收官 澳選手奪兩“金花十佳”及七金三銀 【本報記者廣州四日電】第二屆粵港澳(第十六屆廣東省)少兒戲劇小梅花薈萃活動決賽現場競演,近日在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和紅線女大劇院圓滿舉辦。澳門廿二位小選手獲得兩個“金花十佳”獎,七個金花獎和三個銀花獎。 廣東省文聯、省劇協自二○○六年創辦“廣東省少兒戲劇小梅花薈萃活動”,已成功舉辦十五屆,累計參評人數已超四千人次,參賽單位百餘家,超過三百人次晉級到“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活動中。去年活動得到中國文聯香港會員總會、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的支持,升級為“粵港澳少兒戲劇小梅花薈萃活動”,通過搭建粵港澳三地青少兒戲劇展演平台,助力人文灣區建設,助力粵港澳青少兒學習傳統戲劇成為新風尚。 個專組澳佔一成八 本屆賽事澳門選手踴躍參賽,在個人專業組中澳門選手就有五人,佔總參賽人數的百分之十八。 粵港澳五百多名小朋友帶來一百四十一個節目進入決賽,包括個人專業組選手廿九位,個人業餘組選手八十五位,以及集體節目卅四個。九場比賽涵蓋了粵劇、潮劇、漢劇、雷劇、客家山歌劇、西秦戲、花朝戲、京劇、黃梅戲、昆曲、越劇十一個劇種。青磚灰瓦間,身着蟒袍、水袖翻飛的“小戲骨”們穿梭往來,與朱紅廊柱、碧波錦鯉相映成趣,彷彿一幅鮮活的《南都繁會圖》躍然眼前。 評委席上,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廣州市戲劇家協會主席李嘉宜顯得格外亮眼。這位從“少兒小梅花”金獎走出來的粵劇名家,一直專注地記錄着小選手們的表現。她關注到集體組比賽中原創劇目的創作,這些劇目從題材選擇、舞台編排到小演員們的演繹呈現都很不錯。 最終本屆決賽分別評出個人專業組“金花十佳”十二名(其中第十名、第十一名、第十二名同分)、“金花”八名、“銀花”九名;個人業餘組“金花十佳”十名、“金花”廿五名、“銀花”五十名;“優秀(金花十佳)集體節目”十個,“金花集體節目”十個,“銀花集體節目”十四個。 澳學員獲多項殊榮 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粵劇培訓中心學員葉子銘在《漢宮驚魂》飾演劉秀獲個人專業組“金花十佳”,而十一個小演員演繹的《梅花香自苦寒來》獲集體組“金花十佳”。該培訓中心在個人專業組收穫三朵金花,分別是在《焚香記之行路》飾演敖桂英的曾栩瑩,在《攔馬》飾演楊八姐和飾演焦光普的張詠茵、陳源昊。而在個人業餘組本澳再獲四朵金花:《紅線盜盒》飾演紅線的澳門粵劇曲藝總會陸茵、《打虎》飾演俠士的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粵劇培訓中心歐軒君,《寶蓮燈之華山修煉》飾演沉香、靈芝的澳門演藝學院戲劇學校梁樂軒、顧思敏。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