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瑜勇 民眾建澳倡藉環境日推減塑 【澳門日報消息】六月五日是“世界環境日”,今年主題仍然延續“塑戰速決”(Beat Plastic Pollution),這也是自二○一八年起,第三次以“塑戰速決”作為年度的世界環境日標語,突顯塑膠污染對全球環境的嚴重威脅,也再一次響起減塑行動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警號。民眾建澳聯盟倡藉“世界環境日”減塑行動,深化社區環保工作。 完善社區環保配套 民眾建澳聯盟副理事長兼環境保護委員會主任陳瑜勇表示,作為地球村一分子,澳門近年在減塑方面推動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包括實施《限制提供塑膠袋》法律,管制一次性發泡膠餐具及不可降解一次性塑膠吸管、飲料攪拌棒,進一步禁止不可降解一次性塑膠刀、叉、匙的進口,並計劃自明年起限制一次性塑膠棉花棒、塑膠氣球棒及充氣打氣棒的入口。這些措施展現本澳在環保減塑方面的決心與行動力。 在社區層面,本澳環保配套也不斷完善。截至目前,全澳“環保加Fun站”已增至九個,而流動回收車的收集點亦從十六個增至三十二個。這些基於社區的環保設施,不僅提升居民進行垃圾分類及塑膠回收的便利性,亦為推動環保教育與社區參與提供良好基礎。 自身做起帶動他人 然而,環保工作需要長期努力與更多社會參與。陳瑜勇建議未來本澳可以進一步以現有的環保設施為基點,通過多元化的社區活動,促進居民與環保站點的互動。例如,以大廈為單位舉辦社區間的垃圾分類比賽、與各大廈管委會舉辦促進社區環保行動的講座、與校園合作共同深化回收塑膠積分換領獎勵等方式,調動居民的積極性,使環保行動融入日常生活。同時,建議可透過發展“社區環保大使”計劃,由居民志願者帶頭宣傳減塑理念,分享實踐經驗,深化社區對環保的認識。 他認為,環境保護工作是一場持久戰,而“塑戰速決”的實現,則需要社會共同努力。建議以世界環境日為契機,推動居民共同從自身做起,帶動身邊的人,一同加入減塑行列,為澳門、為地球的永續發展盡一分力。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