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新任總統李在明 韓國第二十一屆總統選舉於六月三日舉行。四日凌晨,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就預計的勝選結果表示,將不忘使命、履職盡責。同時,他的主要競爭對手金文洙宣佈敗選。 李在明一九六四年生於韓國廣尚北道安東市一個山村。由於家貧,李在明小學畢業後進入工廠工作,其間因左臂工傷被鑒定為六級傷殘。李在明未放棄學習,相繼通過中考和高考,並於一九八二年考入韓國中央大學法學院。畢業後,李在明成為律師。 李在明二○一○年當選京畿道城南市市長,推行青年補貼、免費校服、免費產後護理等多項福利政策。二○一八年,李在明當選京畿道知事。二○二二年八月,李在明出任共同民主黨黨首,二○二四年八月成功連任。 二○一七年,李在明首次參與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競選,但未通過黨內初選。 在二○二二年三月的韓國第二十屆總統選舉中,李在明以微弱劣勢不敵當時最大在野黨國民力量黨候選人尹錫悅。 尹錫悅上台後,李在明作為共同民主黨黨首多次抨擊尹錫悅政府,甚至採取激進手段抗議尹錫悅政府。二○二三年八月三十一日,李在明宣佈“無限期”絕食靜坐,以抗議尹錫悅的施政。絕食抗議十九天後,李在明因健康狀況惡化被送入醫院。 二○二四年十二月三日晚,尹錫悅宣佈實施緊急戒嚴後,李在明翻牆進入國會大樓,而且全程直播。次日凌晨,韓國國會召開會議通過決議案,宣佈緊急戒嚴令無效。 今年四月二十七日,李在明以百分之八十九點七七的得票率正式獲得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五月十日,李在明正式登記成為韓國第二十一屆總統選舉候選人。 李在明在競選活動中承諾將大力發展人工智慧等新興產業,同時激發家庭和小微企業活力,實現公平經濟;外交方面,他主張開展以本國利益為中心的“實用外交”,擴大韓國外交的領域並實現外交多元化;在韓朝關係方面,堅持朝鮮半島無核化目標,主張緩和朝鮮半島局勢,推動修復韓朝關係並向和解、合作方向發展。 新華社記者 黃昕欣 陸睿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