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者悅 遠者來 商店的揮春,每有“客似雲來”之句,究竟雲來是怎樣的?十多年前我到過廬山,曾經有過“雲來”的體會,無論身手都被那朵雲包圍着,如在五里霧中。 其實“雲來”是雲孫、來孫的並稱,泛指後代。蘇軾《坤成節功德疏文》之七:“坐俟雲來之養、受祿無疆;屢觀甲子之周,與民同樂。”“雲來”與“客”似乎扯不上關係。不過“雲來”是如雲飛捲而來,顯然這家商店的員工不致“拍烏蠅”,縱使未能旺財,也可旺丁。 《論語 · 子路》:葉公問政。子曰:“近者悅,遠者來。”邢昺疏曰:“子曰:‘當施惠於近者,使之喜悅,則遠者當慕化而來也。’”白居易《除李夷簡西川節度使制》:“專奉詔條,削去弊政……近悅遠來,歸如流水。” 消息說:當局針對訪港旅客推出車票和船票優惠,首月吸引了四萬國際遊客。很明顯,這是“遠來”。有圖為證,報章刋出的旅客面孔都不是鄰國人。據統計,端午節連假期,有三十九萬旅客來澳。 遠道而來的表過,至於“近悅”者一看便知。他們來自內地。通衢大道,特別在有交通燈管制或行人專道的地方,見到的都是內地客。大三巴牌坊之外是娛樂場,還有其他景點,都是他們“打卡”的地方。拖兒帶女的,拖着拉桿箱的,兩手挽着大袋小包,不知是甚麼,姑名之曰“喜悅”,這批是內地的“近親”。 旅遊局長一招又一招的施展。昔韓愈被譽為“文起八代之衰”,而旅遊局長者,可謂“招起疫後之衰”矣。 冬春軒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