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委員建言優化生態二區保育



離島社諮會會議昨舉行

環保局代表出席會議

    離島社諮會昨舉行平常會議



    委員建言優化生態二區保育



    離島社諮會平常會議昨舉行,環保局代表介紹優化生態二區的措施。委員冀進一步提升生態區的保育成效,打造具代表性的生態沿岸,發揮生態區的教育功能。



    會議昨日下午三時在石排灣活動中心禮堂舉行,社諮會召集人周偉迎主持,環保局環保基建管理中心主任陳國浩、高級技術員梁敏如和李金平介紹有關措施。

    科技賦能自主學習

    委員梁銘恩議程前發言時表示,澳門生態二區作為路氹城生態保護區的核心區域,在物種保育與環境教育方面成效卓著。為進一步提升保育成效,她提出四點優化策略,一是深化生態導覽體驗,於核心保護區增設“專業觀鳥點”,配置高倍望遠鏡、即時監測設備及AR互動裝置,同時培訓導賞員掌握科學解說技巧,配合“世界濕地日”等主題活動,設計候鳥遷徙季、紅樹林生態等特色導覽路線,提升參與深度;二是創新社區參與模式,結合文創設計推出“生態探索護照”,透過集章引導公眾認識區內物種。每季發佈圖文並茂的《生態月報》,並透過社交平台分享即時鳥況,強化社區連結;三是建構智慧教育平台,開發整合性生態App,提供預約導覽、物種資料庫及即時觀鳥影像等功能,引入AI物種識別技術,打造自主學習環境;四是活化閒置生態空間,針對氹仔嘉樂庇大橋旁閒置濕地,參考香港米埔及珠海橫琴經驗,規劃低干擾的親水步道、觀鳥塔及教育中心。保留鷺鳥棲地同時,讓居民在專業導引下親近自然。

    增底棲動物觀察區

    委員馮子建提到,現時生態二區以開放式管理為主,棧道僅有限度開放。建議適度延長棧道,串連更多生態觀賞點,特別增設底棲動物觀察區,讓居民近距離觀察潮間帶及泥灘生物,體驗澳門獨特的生態沿岸魅力;完善觀景亭及賞鳥平台的解說功能,針對紅樹林設計分階段講解重點,如紅樹林的生物多樣性、招潮蟹與彈塗魚的生活習性及紅樹的適應能力等,讓參觀者循序漸進認識紅樹林生態。

    另可引入互動學習元素,如設置QR code語音導覽,提升自助參觀的教育成效;與學校、社團及社區組織合作,定期舉辦主題導賞及底棲動物觀察活動,加強宣傳,吸引更多居民參與,提升社區對生態保育的認同感。



    本報記者  羅惠旋  報道



1

鮮花
85

握手
61

雷人
98

路過
13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