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劃累計開展廿五場次研學課程 ![]() 本澳學生參與生態體驗學習 跨境研學育人才 濕地探索增了解 琴澳深化生態教育合作 【澳門日報消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城市規劃和建設局近年持續深化琴澳生態教育合作,通過引入兩地導師資源開展生態研學活動,有效提升課程多樣性。 戶外學習機會難得 去年合作區城規建局聯合澳門教青局和澳門科學館開展的學生科普計劃取得顯著成效,該計劃以澳門小學六年級學生為主要對象,累計開展廿五場次研學課程,覆蓋澳門十二所學校超過一千名學生,開創了跨境科教合作新模式,為澳門學生提供了寶貴的戶外學習機會。 今年,合作區城規建局在延續學生科普計劃的基礎上,加推生態體驗學習活動,將目標學生群體從小六擴展至更多年級學生群體。還首次引入澳門生態導師團體全程主導課程開發與教學,這一模式不僅拓寬了澳門生態導師的職業發展空間,更使課程內容更契合澳門學生認知特點,以本土化視角深化學生對兩地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理解,進一步推動琴澳教育資源協同發展,在生態環境領域落實“澳門+橫琴”新定位。 個半月三百人參與 首場活動已於四月十五日正式開展,截至五月底已有七所非高等院校近三百名師生參與體驗活動,包括陳瑞祺永援中學、澳門三育中學(英文部)、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中學中文部)、慈幼中學、聖羅撒女子中學(中文部)、聖德蘭學校及化地瑪聖母女子學校等,反應十分熱烈。學生們在澳門專業導師帶領下走進橫琴國家濕地公園(二井灣),通過觀察動植物與互動教學提升生態保育興趣。學生回饋積極,普遍認為活動增進了對濕地生態的了解,同時建議延長戶外學習時間,並期待未來能有更多類似的學習機會。 優異生任生態大使 為鼓勵師生積極參與生態學習教育,完成生態體驗學習活動的參與者獲頒由合作區城規建局及澳門聖若瑟大學科學及環境研究所聯合授予“生態體驗學習證書”。同時,合作區城規建局還啟動“生態大使計劃”,從活動中選拔表現優異的學生擔任生態大使,參與兩地生態交流及科普活動,成為生態保育青年代表。 除學校專場外,如有興趣參加橫琴生態體驗活動的澳門居民,可通過澳門“一戶通”或“橫琴濕地”微信公眾號報名參與橫琴濕地生態導賞、自然觀察等活動。詳情可關注“橫琴濕地”微信公眾號發佈的活動資訊。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