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超市陷艱難調整期 結業潮未止



本地超市迎合市場需求發展線上銷售模式

    消費降級+加速洗牌



    超市陷艱難調整期  結業潮未止



    【澳門日報消息】最近本地頻有連鎖超市結業,是不敵外在因素,還是各種營運挑戰?有商會表示,疫情期間超市為民生保障發揮重要作用,疫後卻成“最不受惠行業”。疫後人們消費模式改變,傾向性價比,加上往內地消費方便,在這樣的環境下,疊加當局消費優惠政策撇除大型超市,行業受震盪。最近有傳拱關附近有大型超市即將開業,本地超市生存壓力料更大。業界肯定年內未能“喘定氣”,相信仍有超市結業。



    零售萎縮供應商退場

    澳門超市及民生食品協會會長黃文煒表示,本地超市正經歷前所未有的挑戰。當前市場呈現兩大特徵:一是消費降級明顯,消費者更傾向性價比,“以前食嘢吓吓用外國貨,依家則認為內地產品多元。”再者外國進口商品成本高,易滯銷,很多超市不敢大量入貨。內地產品佔比上升,形成本地超市面臨“為何不去內地買”的競爭質疑。

    二是業態加速洗牌,大型超市因運營成本高而被迫離場。疫情期間超市作為民生保障主力,發揮重要作用,但疫後卻成“最不受惠行業”。 自本地部分大型超市不納入可參與消費大獎賞活動的商戶範圍,對超市行業、供應商的發展均造成很大影響。超市生意下滑三成,尤其北區等非旅遊區的超市,因缺乏消費優惠支持,經營更艱難。也有中小型供應商因超市訂單銳減,陷入生存危機,形成“零售萎縮、供應商倒閉”的連鎖反應。

    行業轉型差異化經營

    儘管坊間有說民生區租金回落,但超市沒有生意,加上人力、物流成本高企,疊加內地電商衝擊,即使超市跟上線上銷售大趨勢也無濟於事,成效有限。此外,本地超市雖有接入外賣平台,但平台抽成多,也有配送費,加上消費者始終習慣線下採購,即線上發展更多是“跟風式佈局,人有我有”的無奈選擇。

    現時超市面臨“線上線下雙重擠壓”的困境,預計今年仍是“艱難調整期”。最近拱北關口傳有“新玩家”入局,料行業喘定氣還需要時間,年內相信仍有超市結業。不過租金有所回落,倘超市可跟上往後的政策,得到本地消費支持,也將有機遇,視乎政策調整與市場轉型的雙重作用下,超市能否在陣痛中找到新平衡點。長遠行業仍需轉型,差異化經營。



59

鮮花
92

握手
28

雷人
36

路過
88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