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居民北上掃貨 減本地超市需求



近年超巿不斷豐富產品引客

    居民北上掃貨  減本地超市需求



    【澳門日報消息】大型電商平台網購、北上消費等越來越便捷,不少居民的消費重心正在轉移,澳門超巿的地位和功能隨即削減。有居民表示,每周會到內地超巿大量採購生活用品和食品,因性價比高,貨品種類豐富。另有居民認為澳門超巿吸引力低,建議多引入外國貨,保住自身價值。

    居民林小姐表示,由於網購方便,現時大部分自用的日常用品,都會經內地網購平台下單,數日後在澳免費自提,因而減少在澳門超巿購物的需求。她稱澳門超巿售賣的產品,很多都來自內地,同一產品定價卻較內地貴至少一倍或以上,“食水太深”是最大問題。消費降級下,小巿民只能“慳得就慳”,從多渠道精打細算,故網購是日常消費最佳選擇,也是長遠選擇。

    居民何小姐表示,現時不少內地大型連鎖超巿產品種類齊全,更針對會員推出超值購物日優惠,如花費二百元購買超巿年度會員額,每次在超巿消費,全單可享七五折優惠,非常划算。且內地超巿生鮮食品和急凍產品應有盡有,價錢平、份量大,購買回澳後可跟朋友攤分,故每次在內地超巿消費基本過千元,長遠計省下不少錢。

    倡購外國貨顯差異化

    她認為,雖然澳門超巿不斷優化革新,例如加入鮮活食品、熟食等業務,但吸引力一般,因價格與內地差距甚大。除非澳門有促消費活動加持,否則寧願在內地超巿大量入貨,再乘着“澳車北上”政策的便捷,把產品帶回澳。

    居民許小姐表示,澳門有大型超巿過去經常傳出負面新聞,包括亂標價和老鼠事件,失去光顧信心,除非是購買急需品和奶製品,否則已較少光顧本地超巿。

    澳門超巿銷售的產品吸引力下跌,以前較多售賣外國或香港產品,但現時不少都是內地產品,削弱港澳超巿的不可替代性。希望澳門超巿豐富產品,迎合消費客群需求,多採購外國產品,且價格要有優勢,才有其存在價值。



55

鮮花
83

握手
64

雷人
49

路過
62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