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門國際綜合旅遊文化區等重大工程正物色選址 四大工程開啟“着力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新征程 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之際,習近平主席親臨澳門視察,發表系列重要講話,指明了特區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的奮鬥目標。在深入學習習主席講話精神的基礎上,行政長官在《二○二五年度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中,首條施政重點就是“拼經濟、謀發展、搞建設,奮力推動經濟適度多元”,要“在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方面將展現新擔當、新作為,以改革創新的精神主動作為,以更新思維、更強力度、更實舉措,切實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澳門正用大手筆書寫大文章 施政報告的亮點在於政府將投入巨資,開展四項重大工程,包括建設澳琴國際教育(大學)城、澳門國際綜合旅遊文化區、澳門珠江西岸國際航空運輸樞紐(港),以及澳門科技研發產業園。 這四個項目的啟動,彰顯本屆澳門特區政府正準備用“大手筆”、扎扎實實書寫一篇奮力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大文章,將為澳門着力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夯實基礎,為加速澳門經濟高質量發展開啟新征程。對於四大工程的建設,筆者有如下幾點建議: 必須以創新思維規劃建設澳琴國際教育(大學)城 回歸廿五年是澳門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黃金時代,目前澳門高等教育正面臨着又一個新發展機遇:建設國際教育(大學)城。對於高等教育已進入“普及化”的澳門,新發展絕非一個簡單的延伸,而是新的挑戰,是如何從原數量上的優勢,轉化上升為創新能力、科研水平和教學質量全面提升的質的飛躍。必須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全面總結、審視澳門高等教育的現況,吸收國內外高等教育發展的新理念,進一步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 保障體制改革,不僅要在學科專業設置方面與國際接軌,更需要在辦學宗旨、人才培養和學術研究方面,以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的新模式,全方位服務於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需求,特別是要在“着力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產業”上發揮關鍵作用。 必須從謀劃打造國際文化旅遊中心的高度來設計建設澳門國際綜合旅遊文化區 融合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和文化基地的內涵,並努力向橫琴深合區、粵港澳大灣區延伸,它將凸顯一個值得培育和發展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文化旅遊高端產業的雛形。歷史留給澳門的唯一寶貴財富就是文化,進一步豐富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內涵,與推進文化基地的建設是“天作之合”。本屆政府高瞻遠矚,將謀劃打造澳門國際綜合旅遊文化區列入四大工程之中,希望它能為澳門增添又一座具國際水平的綜合文化設施,將澳門文化“金名片”擦得更亮。但如此重大的文化工程,政府應聘請世界級的學者和工程師一起參與論證、規劃、設計和施工。必須強調,只有整合、串聯好從深合區到大灣區的重要歷史文化景點、各類博物館、不同的自然景觀、美食佳餚及眾多大型娛樂場所等種種資源,勾畫出一條絢麗多彩的產業鏈輪廓,才能具備培育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文化旅遊產業的強大潛力。這是時代賦予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歷史機遇和使命。 必須精準定位、聚焦重點、制定澳門科技研發產業園的建設規劃 列入規劃的建設澳門科技研發產業園的宏偉藍圖,如何“落地”是值得政府、社會各界深入思考、反覆論證的關鍵問題。產業園的籌劃,其豐富內涵和多項重要指標的實現,都需要足夠的人才、資金和政策才能應對。澳門有無足夠的能量去高質量完成工程建設的指標?政府相關部門在制訂實施方案時應持謹慎態度。建設多年的“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的漫長歷程中,有諸多值得總結的經驗和教訓,可供借鑒。建設澳門科技研發產業園是着力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關鍵舉措之一,也是澳門集聚國際高端人才的重要載體。在制訂產業園的規劃以及具體實施的過程中,特別要反覆深入學習體會習主席在兩次慶典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要結合澳門實際,在科學論證基礎上,選準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主攻方向和相關重大項目,從政策、人力、財力等方面多管齊下,聚力攻堅。”(二○一九年)“要結合自身優勢和資源稟賦,精準定位、聚焦重點,完善產業發展規劃,加大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力度,着力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產業”(二○二四年)等金句,以它為座右銘指導產業園的籌劃和實施行動。 樂見澳門珠江西岸國際航空運輸樞紐(港)的建成 建設澳門珠江西岸國際航空運輸樞紐(港),對更好地發揮澳門在國家開放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履行“雙循環”節點功能,展現更大作為具有深遠意義。它將加速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和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進程。在國際航空運輸樞紐(港)的策劃過程中,應充分重視與珠海金灣機場的協同作用,發揮好“一加一大於二”的聯動效應,為航空樞紐(港)的建設“錦上添花”。 許敖敖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