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燕堂夜話)閒來忽憶觀音堂

閒來忽憶觀音堂



    我曾在觀音堂附近的街區住了十多年之久,而搬離那裡也有十年八載了。老了閒來無事,這座過去司空見慣的古剎,卻常常不經意間闖進我記憶的腦海。

    不論是新、舊報社,以前我上班的時候,每天例必要同觀音堂打打照面。正名普濟禪院的觀音堂,歷經四百餘年的風雨洗禮,依然保持着初建時的風貌。如今太平日子,十年八載應該變化不大吧。新近認識的住持誠邀我過去喝茶聊天,是該找個時間過去看看了。

    因為晝伏夜出的工作習慣,我不是經常進觀音堂遊逛。倒是有時候親戚朋友來到澳門,少不了要帶路遊玩,讓我有機會預先做功課,也就多了一些對這座寺廟的了解。遊覽宗教場所,最重要的當然是它的歷史掌故、文化底蘊。何況這裡曾經是中美簽署《望廈條約》的地方,那石台、石凳,那碑亭,訴說着咱們民族曾經的屈辱呢。

    觀音堂雖然不算龐大,但建築極富明、清南方廟宇特色。飛簷斗拱、雕樑畫棟,甚至一磚一瓦都訴說着歷史的繁華,營造出既神聖莊嚴又奇幻瑰麗的氛圍,清新明快,意境深遠。像我這樣喜歡字畫的人,觀音堂內的每一幅書法畫作,每一塊牌匾,都挑逗起無窮的興趣和激動,這當中承載着深厚的歷史與故事,更顯出這座古廟的非凡魅力。

    大雄寶殿作為觀音堂的正殿,氣勢恢宏。次殿為長壽殿,而主殿則是觀音殿。不足五十平方米的殿內空間,巧妙安置了將近五百尊塑像。對空間利用與藝術構思的極致挑戰與完美回應,令觀音堂雄踞全國僅存四處明代懸彩塑之一。

    觀音堂坐落蓮花寶地,見證了時代的變遷、沉痛的歷史,也仍然是一塊塵世中的淨土。人們嚮往、想念它,也許正是這樣的水乳交融吧。



    石    城



61

鮮花
68

握手
68

雷人
11

路過
12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