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憶往 六月一日,是保障全世界兒童權益的節日。我的童年是在藤鞭的歲月長大的,在襁褓中面部已留下了夏楚的印記,因為母親的概念是慈母多敗兒,我之所以沒有“敗”,究竟是否母親的“教子有方”?我自己也不清楚。十一歲那年,日寇侵華,我又轉到另一個地方過着以淚洗面的日子。 六十六歲那年,第一個孫來到這世上,落入我的懷抱,從他入托兒的那天,他很不習慣,不願離開我,然而不離也得離,我趁他不覺中離去,暗中回顧,他哭成淚人。以後他入幼稚園都由我親自接送,他就成了我心頭塊肉。由於我自己的童年是苦難的,從來就沒有玩具,其實我有點返老還童的心態,也喜愛玩具,而孫兒也喜愛,為博得他歡心,而我也高興,每次進入玩具店,從沒有空手而回,不過這些玩具都是益智的,他把玩具拆散,按圖復砌原形。 《荀子 · 大略》說:“君子之於子,愛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貌,導之以道而勿強。”這話我不同意,我曾閱讀過一本《愛的教育》,無論對學生、親友,都導之以愛。 三十多年了,這孫兒在我心目中仍然是一個兒童,撫今追昔,孫兒畢竟已成長,男兒志在四方,他能過着自食其力的生活,老懷稍安。際茲今日(執筆日)兒童節,我心目中永不長大的兒童,但願他(們)不像我的童年,沒有戰亂,沒有饑饉,更沒有“慈母”加在我身上的夏楚。但願以上的能保持永恆。 冬春軒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