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福田紅樹林保護區景觀 ![]() 白 鷴 粵千三自然保護地全國居首 作為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廣東近日公佈物種“家底”,其中記錄分佈有陸生脊椎野生動物共一千○五十二種、野生高等植物六千六百五十八種。據《廣東省生物多樣性(二○二五)》顯示,過去三年,全省共發表新物種三百三十三種,平均每三天就發現一個新物種。全省共計已建成各類自然保護地一千三百六十一處,數量位居全國第一,成為粵港澳居民休閒體驗好去處。 作為全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省份之一,廣東近年建立華南國家植物園、國家林草局穿山甲保護研究中心,國家蘇鐵、蘭花、木蘭種質資源保護中心等九處國家級遷地保護機構,帶動就地保護、遷地保護、人工繁育、種質資源和遺傳資源保存以及野外回歸等工作。 森林覆蓋率逾五成 一組數據可佐證廣東在生態系統多樣性保護修復所取得的成效:森林生態系統功能持續增強,全省森林覆蓋率達百分之五十三點三九,指標位居全國前列;建成國際重要濕地六處,國家重要濕地三處,省級重要濕地四十三處,國家濕地公園廿七處,省級濕地公園六處;近百分之九十五的紅樹林納入生態保護紅線;全省荒漠化面積持續減少。 目前廣東鳥類總數達五百八十四種,今年廣東越冬水鳥約十二點九萬隻,同比增長超過百分之十五。據《深圳鳥類名錄(二○二五版)》顯示,相比上一版,深圳新增鳥類記錄十二種,包括藍喉蜂虎、中華鳳頭燕鷗均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華穿山甲、中華鬣羚、金斑喙鳳蝶、黃腹角雉、白鷴等在粵棲息的“重要珍稀瀕危物種”出現得更為頻繁。 廣東已建成各類自然保護地達一千三百六十一處,數量位居全國第一。廣東省林業局透露,“國家公園”創建工作目前已取得階段性進展,南嶺國家公園候選區已進入設立報批階段,丹霞山國家公園候選區已啟動創建工作。 其中,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不足六萬公頃,但現記錄野生高等植物三千八百九十二種、脊椎動物六百四十九種,成為廣東最大的物種基因庫,被譽為“物種寶庫”“南嶺明珠”。 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南嶺已列入國務院批覆的《國家公園空間佈局方案》候選區名單,目前廣東省正以包括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內的十四個自然保護地為基礎,積極創建國家公園。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