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澳門教育的本土元素

    澳門教育的本土元素



    澳門教育受其歷史原因影響,發展出一套與鄰近地區不同的教育模式及現象。例如以私校為主、大多學校能辦學自主、本澳升學率高等等。

    回歸後,在“一國兩制”引領下,澳門的教育出台了很多法規去指引我們,例如私框、課框、基力等,近年本地教材的出版更使澳門教育進入另一里程碑。然而,萬事起頭難,教材在運用上還處於試用階段,有很大的優化空間。筆者聽得最多的莫過於北方詞彙的運用與嶺南文化存在差異,家長在家指導時感到困惑。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去年發佈廣州都市動態調查首期成果,研究員合共訪問了三千多個家庭、逾五千名市民,其中統計了當地居民的語言使用情況。數據顯示,有四成七廣州居民擅長粵語;近三成人不擅長講粵語。

    反觀本澳,同時保留以粵語教授中文,增設普通話課程為輔助的學校有多少間呢?或者你會認為,雖然中文科用了普通話教學,但是其他科老師會使用粵語交流。筆者不能同意更多,畢竟各校辦學自主,各科教師使用之教學語言並沒有一個統計的公開數字作為參考,但學生粵語使用的情況或將與廣州相似。

    談及本澳的教育特色,不知大家能否作出結論,道出有澳門元素的教育呢?基本法教育?保送生制度?十五年免費教育?如果大家都只能答出這些,只能說太片面了。

    要知道澳門身處嶺南地區,受中西文化影響深遠,這些絶無僅有、不可取締的澳門元素,澳門歷史故事大家又能否耳熟能詳呢?教師又能否具備相關知識在教學中增強及傳承呢?還是大家只着重於測考的分數、保送的名額呢?這些議題十分值得教育部門及各教育持分者的反思。期待澳門教育未來能夠真正走出一條具澳門風格、彰顯“一國兩制”教育特色的美好前路,促使本地教育也能成為另一張

    金名片。



    鄭偉力



88

鮮花
99

握手
88

雷人
66

路過
91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