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把鯖魚表皮切十字刀紋,不要太深。 ![]() ②把鯖魚用厚紙巾敷上,放在網上。 ![]() ③用薑味沸水隔厚紙巾淋在魚表面上 ![]() ④淋完薑水的鯖魚立即放入冰水 ![]() ⑤除了味噌外,把所有份量的調味料及薑片、蔥段等放入鍋中煮熱。 ![]() ⑥把熱煮汁加入味噌中攪勻 ![]() ⑦加入鯖魚及梅肉煮八分鐘 ![]() ⑧煮好後先拿走鯖魚,讓煮汁再收濃些。 ![]() ⑨擺盤完成淋上煮汁,裝 飾,再刨上檸檬碎完成。 ![]() 材料(兩人份): 鯖魚兩片(半邊開二)、紀州梅乾三至四粒(去核)、味噌七十克(白味噌與赤味噌一比一混合,風味更平衡)、水兩百毫升、清酒一百毫升、味醂一百毫升、糖五十克、薑片兩片、蔥段兩條、檸檬皮(刨碎)、紫蘇葉兩片(切絲)。 梅味噌煮鯖魚 盛夏裡的酸鮮口味,鯖魚與南高梅的絕妙邂逅是不錯的好拍檔,而當中的美味密碼,必須由味噌來解開,成就這盛夏限定的美食:梅味噌煮鯖魚!這道菜首先用梅子混合味噌做汁醬,再把鯖魚慢火烹調而成。 日本料理向來講究“旬”,即時令食材的最佳賞味期。梅味噌煮的主要食材是鯖魚,在夏季進入繁殖期前,體內累積了豐富的脂肪,肉質緊實且油脂分佈均勻,腥味較淡,最適合以濃郁的味噌與酸梅調味。而夏季氣候炎熱,人們容易食慾不振,酸梅的清爽酸味與味噌的醇厚鹹香,恰好能開胃解膩,如同給味蕾注入一劑清涼催化劑。這道菜常出現在日本夏季的家庭餐桌或居酒屋菜單中,既是對時令的致敬,也是應對酷暑的智慧料理。 鯖魚作為脂肪含量高的海魚,腥味來自於體內的三甲胺等物質,而酸梅中的有機酸(如檸檬酸)能中和腥味,同時分解魚肉中的部分蛋白質,使其口感更軟嫩。另外南高梅醃製梅乾後,酸甜中帶有鹹味,與味噌的豆香、發酵香融合後,形成“酸、鹹、鮮”的三重奏:酸味開胃,鹹味引出魚肉的甜,發酵香氣則賦予料理深度,避免單一味噌煮的厚重感。 日本自古有用梅乾、梅汁調味的習慣,梅乾以“紀州梅”為主,果實大、肉質厚,酸度適中,且富含氨基酸與有機酸,風味濃郁而不澀。在嚴夏季節,梅的酸性被認為能驅除暑氣、預防食物中毒,這道菜可視為傳統飲食智慧的現代表達,與鯖魚的搭配如同“山海風味的對話”。 梅味噌煮鯖魚適合趁熱食用,此時魚肉吸收了味噌與梅的精華,油脂融化在湯汁中,口感軟嫩,放涼後酸味會更突出,也可作為冷盤享用,風味各有千秋,是一道樸素的鄉土風味菜式。可以配搭偏好甜潤風味口感清爽的梅酒,與料理中的梅味形成疊加呼應,酒精可進一步分解魚肉油脂,提升順滑感,冰鎮後的梅酒,更能化解夏季的燥熱。 做法: 一、(首選用冰鮮鯖魚)將鯖魚切成兩半,在魚皮一側切一個十字形,然後放在濾網上,用厚紙巾蓋住並淋上沸水,然後取下紙巾並瀝乾水。這動作既是確保魚皮不會脫落,亦會保護魚的獨特鮮味。 二、將水、煮酒、味醂及糖放入鍋中,加入撕塊的梅乾肉和梅核,以中火加熱煮好。 三、當做法二完成,加入做法一後,放入蔥片及蔥段,然後利用中心打了一個洞的烘焙紙當作蓋放在鍋中蓋上,用中火煮五到六分鐘。此動作使用此蓋,可以保持鯖魚濕潤,並防止其失去風味。 四、取出做法三鍋中的約半杯煮汁,將其加入味噌中,並溶解至稀薄,然後將其倒回鍋中跟煮汁混合。蓋上蓋子,以中小火慢煮七至八分鐘,直到液體變稠。以上這動作是將味噌鬆散地溶解在煮汁中,然後倒回鍋中煮汁中融合,會令煮汁更易入味鯖魚中,煮八分鐘攪拌後關火(味噌不宜久煮,以免流失香氣),靜置五分鐘讓風味融合即可。 五、將煮好的鯖魚與梅乾的果肉一起放入碗中,然後淋上煮汁,用刨棒刨入檸檬皮碎,在鯖魚上加上紫蘇絲及裝飾,這動作是讓檸檬的清香及紫蘇獨特味道的配合,使煮鯖魚的少許魚腥味都去除。 這道梅子味噌煮鯖魚,以時令鯖魚為骨幹,以梅乾的酸為魂,在味噌的催化下,將夏季的山海風味濃縮於一鍋。無論是配飯、下酒,還是獨自品味,都能在酸與鮮的交織中,感受到日本料理對時節與食材的敬畏——原來一道家常菜,也能是時光與風土釀造的詩。 社 長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