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一家之言)推針對措施 化解就業風險

    推針對措施   化解就業風險



    最新一期本澳就業數據引發各界關注,失業率橫行之際,就業不足率卻回升,雖然絕對值不高,卻是本地人力資源市場“黃轉紅”的信號燈。政府及社會各界亟需迅速且有效的回應,以免人資市場在不穩定經濟環境中陷入更深危機。

    近期,市場傳出大企業裁員,中層員工率先受靶,人心惶惶。倘作為擁有紮實根基和龐大人力需求的大企也要“減磅”,折射出經濟下行壓力對企業經營的嚴重影響。企業因對前景缺乏信心而放緩發展步伐,不僅直接衝擊被裁員工的生活收入,更在整個就業市場投下恐懼陰影,削弱市場活力。尤其當一眾打工仔憂慮飯碗不保,更會“捂緊荷包”不敢消費,營商環境進一步受壓,而後再有更多企業需要開源節流,惡性循環不斷。

    失業率固然是就業市場的重要指標,但就業不足率背後隱藏的問題更不容忽視。最新統計顯示,本地居民就業不足變動率升一成七,表明部分就業者工作時間與收入未達標,人力資源市場存在隱性浪費。高薪假招聘現象亦擾亂求職市場,挫傷求職者信心,對整體就業環境造成影響。

    政府雖已採取系列措施穩定就業、改善民生,如舉辦促消費活動、退還職業稅、積極推動職業配對。但措施若僅停留在表面或僅具呼籲性質,恐難產生實質效果。短期安撫只能暫時緩解矛盾,不足應對長期就業挑戰,形勢正呼喚確立長效機制。

    就業市場山雨欲來,政策扶持勢在必行。政府新設立的“促進就業協調工作組”不只是統籌,更要推動訂立破格、到位、有效的政策措施。除延續和優化企業減負政策外,還應推出針對就業市場的獎勵措施,如對吸納本地勞動力的企業,給予稅收優惠或財政補貼,為中小微企提供貸款優惠等,以創造更多就業崗位,穩定就業市場。

    各方必須密切監測人資市場走勢,全方位制訂針對性措施,化解就業風險,增強社會信心,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力爭全盤配合經濟適求多元策略,創造新職、優化就業、紓緩失業。



    春  耕



22

鮮花
42

握手
90

雷人
62

路過
51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