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求是》:加快建設教育強國



去年十月廿五日,中國海洋大學迎來建校一百周年。 一百年來,在不同辦學時期,中國海洋大學在科教興國 、海洋強國建設中勇立潮頭、走在前列。圖為學生課間 走出教學樓。(新華社)

    發表習近平重要文章



    《求是》:加快建設教育強國



    【據新華社北京卅一日電】六月一日出版的第十一期《求是》雜誌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設教育強國》。

    深入實施科教興國

    文章強調,教育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之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持把教育作為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作出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快教育現代化的重大決策,確立到二○三五年建成教育強國的奮鬥目標,推動新時代教育事業發生格局性變化。

    文章指出,我們要建成的教育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應當具有強大的思政引領力、人才競爭力、科技支撐力、民生保障力、社會協同力、國際影響力。建設這樣的教育強國,必須全面構建固本鑄魂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公平優質的基礎教育體系、自強卓越的高等教育體系、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泛在可及的終身教育體系、創新牽引的科技支撐體系、素質精良的教師隊伍體系、開放互鑒的國際合作體系。

    文章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要全面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人民屬性、戰略屬性,正確處理支撐國家戰略和滿足民生需求的關係、知識學習和全面發展的關係、培養人才和滿足社會需要的關係、規範有序和激發活力的關係、紮根中國大地和借鑒國際經驗的關係。

    教育強國涉五內容

    文章指出,如期建成教育強國,任務艱巨、時不我待。第一,堅定不移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不懈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堅持思政課建設與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加強黨的創新理論體系化學理化研究闡釋,構建以各學科標識性概念、原創性理論為主幹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不斷拓展實踐育人和網絡育人的空間和陣地。第二,強化教育對科技和人才的支撐作用。堅持推動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環,統籌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以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為牽引,完善高校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優化高等教育佈局,培育壯大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第三,提升教育公共服務質量和水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提升教育公共服務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讓教育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持續鞏固“雙減”成果,深入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提升終身學習公共服務水平。第四,培養造就新時代高水平教師隊伍。實施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行動,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不斷提高教師培養培訓質量,統籌優化教師管理與資源配置。提高教師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讓教師享有崇高社會聲望、成為最受社會尊重的職業之一。第五,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重要教育中心。深入推動教育對外開放,統籌“引進來”和“走出去”,不斷提升教育國際影響力、競爭力和話語權。積極參與全球教育治理,為推動全球教育事業發展貢獻更多中國力量。

    文章強調,建成教育強國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夢寐以求的美好願望,是實現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先導任務、堅實基礎、戰略支撐。要堅定信心、勇毅前行,為實現建成教育強國的宏偉目標而不懈奮鬥。



55

鮮花
44

握手
19

雷人
38

路過
25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