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戰 特朗普上台後,不惜違背美國傳統,頒佈了一系列極具爭議性政策。撤銷政府的DEI(多樣性、公平與包容)部門,大量裁減政府人員,削減對外援助……雖然其政策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抵制,卻因其向“精英”開刀的行為擁有相當的民意基礎,而得以逐步推進,哪怕政策對象有一萬個不情願。 然而,近日其劍指“製造精英”的頂級名校——哈佛大學,卻遭到了哈佛的“硬剛”。特朗普政府指責哈佛大學縱容“反猶主義”,要求學校提交國際學生的“違紀記錄”,還要求哈佛立即關閉所有DEI項目,結束平權行動等。哈佛以政府決定影響學校獨立性及學術自由加以拒絕。 於是,特朗普政府選擇以財政手段“制服”哈佛,宣佈凍結哈佛的聯邦撥款項目,威脅撤銷哈佛的免稅地位,提高捐贈稅率。儘管哈佛表面聲明,沒有政府撥款會影響科研水準,卻因其擁有極為豐富的捐贈渠道而不在意政府行為。 特朗普政府見財政手段未能奏效,於是,再祭“殺器”——美國國土安全部提出要撤銷哈佛的國際學生認證(SEVP),此舉直接切斷哈佛的海外生源。 哈佛立即意識到問題嚴重性,轉而尋求法律救濟,稱特朗普政府相關行為“違法”,向聯邦法院提起訴訟,獲馬薩諸塞州聯邦地區法院法官的認可,並發出臨時限制令。 從財政手段到安全手段,特朗普政府全面打壓哈佛的決心昭然若揭。同時,哈佛選擇“硬剛”的舉動令人印象深刻。實際上,特朗普政府整肅哈佛的根本原因,在於其施政理念與哈佛理念存在的差異,故而,可以視雙方較量為理念之爭。 凡涉及文化理念爭論,短期內都難以決出勝負,需要經歷漫長過程。究竟結果如何,難以定論。 對於有子女在讀哈佛或想送子女赴讀哈佛等美國名校的家長來說,是時候作出安排了。 婁勝華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