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心態影響溝通



《開口之後》 作 者:黃執中 出 版 社:江蘇鳳凰文藝 出版日期:2024年8月

    心態影響溝通



    你是否曾經在電梯裡與老闆面對面時,不知道該說什麼,恨不得自己先準備一份台詞、刷一些“三十秒說出亮點、贏得主動”短視頻惡補一下話題,免得自己面對現實時一片空白。反觀那些健談同事,他們似乎在任何情況下都能輕鬆自如地交流,總是把握這些短暫時刻,與高管閒話家常,留個好印象,為日後的職業生涯鋪橋搭路。筆者有時不得不嫉妒他人,反問為何如此失敗,連開口搭訕的機會都把握不了。如果你和我一樣是個內向的人,遇到類似社交互動便感到不知所措,強烈推薦黃執中所著的《開口之後》這本書。

    作者黃執中本身是一位著名辯論者,口才了得,然而其著作《開口之後》並非教導讀者如何改進表達能力,而是剖解溝通問題背後的心態問題,比如說,當我們在電梯或走廊碰到同事總是很焦慮,不知如何開口搭訕——很自然認為這是語言表達問題,要惡補溝通能力。然而,在黃執中眼中,是我們的心態影響溝通——首先,我們要先反思,閒聊是否真的如此重要?我們如此焦慮緊張,擔心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一般這種閒聊僅持續一至兩分鐘——對於業務繁忙的高管而言,誰會記得你這個小人物說過些什麼?退一步而言,哪怕全程沒有任何對話,這也不是一個大問題,畢竟大家整天都忙於工作,在電梯或走道緩一緩,享受一刻的寧靜也不為過。

    再者,為什麼我們如此在意?主要是完美主義作怪,總是要求自己每一次互動中都能發光發亮,但事實證明這是不可能,我們會說錯話、開錯口,這些都正常不過。黃執中直言,焦慮的產生往往是由於現實與期許存在巨大落差距,如果是這樣的話,其中一個有效緩解焦慮的方法是降低期望,允許自己有時候開不了口,允許自己互動的成功率不是百分百。透過對常見的焦慮提供全新的視角,重新框定對社交場合的理解。黃執中讓讀者從執念走出來,以更放鬆和開放的心態看待社交場合。

    如果我們套用作者的觀點,連如此優秀的溝通達人有時都覺得用談話來填補沉默有難度,我們普通人做得不好也是情有可原的。除了分析心態外,黃執中還提供實用的方法來避免大家把天聊死。我們很多人都知道要用開放式問題鼓勵對話,但作者進一步指,若要保持對話流暢,我們要包容及接受他人的觀點和提議,培養一種連結感和參與感。試想一下,當人家開口問你,你要試一下我買的外賣嗎?如果你只回答兩個字“不用”,確實難以繼續話題,但如果你願意試兩口,分享一下你的感受,大家就自然聊起來。透過積極參與,即便是內向的人也可以創造具活力的互動,感覺不那麼恐懼或壓力。

    總而言之,《開口之後》對於任何有社交焦慮或內向的朋友,都是一本值得一讀的書。



    陳凱恩



10

鮮花
1

握手
90

雷人
55

路過
24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