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席捲兩岸 學者籲兩岸把握合作機會 【中新社北京三十日電】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所長湯紹成今日在北京指出,AI(人工智能)的發展無疑為兩岸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層面帶來深刻影響,未來關鍵在於如何應對挑戰、把握合作機會。 今天舉行的第二屆海峽兩岸中華文化峰會 · 四海文化論壇“兩岸中華文化與人工智能對話專場”活動上,探尋人工智能為兩岸帶來的新機遇,是與會人士聚焦話題。湯紹成認為,AI快速發展對全球各層面產生深遠影響,兩岸也不會自外於此。 AI應用供新契機 他指出,產業層面,AI已成兩岸競爭與合作的新焦點。台灣重視硬件,大陸在智能製造、金融科技等應用端發力,彼此需求互補,各存優勢;文化教育方面,AI在語言學習、文化傳播和教育資源共享等方面的應用,有助於增進兩岸理解與合作;城市治理方面,AI可賦能智慧城市、醫療健康和公共服務,提升民眾生活質量,為兩岸在相關領域的合作提供新契機。 “同時要看到,AI也帶來了隱私保護、數據安全與算法偏見等問題。”湯紹成認為,兩岸可就共同規範展開對話。 攜手合作拓市場 “大陸僅單一的保險項目,就有數千個工程師專注系統研發,提供AI技術支持,這在台灣難以想象。”說起此行見聞,台灣富思人工智能創辦人張凱鈞受訪表示“震撼”,認為北京許多科技公司都是理想中的合作對象,希望與大陸同道攜手拓寬人工智能商業市場,“台灣硬件疊加大陸打造的人工智能生態系統,必將引起全球矚目”。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