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鍾聖心 持澳證逾75萬人 合資格數暫難估 五服務中心專線電話支援釋疑 行政會發言人、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表示,根據身份證明局提供的數據,去年底持有澳門居民身份證的人數約七十五萬三千人,由於有八種理由可提出聲請,目前難以估算有多少人可獲發現金分享,不過強調節省出來的開支,將用於增進民生福利和促進社會經濟。 省下的用於民生經濟 根據資料顯示,去年度現金分享涉及永久性居民約七十一萬七千人、非永久性居民約三萬一千人,總預算開支約為七十三億六千萬元。有傳媒關注到新的發放條件下,多少居民可領取本年度現金分享及節省多少公帑? 張永春表示,目前難以估算有多少人達到居澳一百八十三日的條件,只有等到那些雖不在澳門,但根據現金分享相關行政法規訂定的八種理由,可依法提出聲請的人士提出申請並經核實後,才能統計和大致確定。預計在新的發放條件下,會有一些錢剩餘,但由於目前未掌握多少人不符合新設的條件,難以估算可節省多少公帑。 他稱,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提到,將完善現金分享計劃,由此而節省的開支,將會用於增進民生福利和促進社區經濟發展上,例如調升養老金、敬老金、殘疾津貼、失業津貼的數額;發放育兒津貼,對需要關顧的弱勢群體,給予更多、更精準的幫扶等。特區政府已經明確表示,完善計劃所節省的開支,不是用於財政儲備,而是將會用作社會中最需要幫扶的群體和行業上。 料不額外增行政成本 張永春預計,今次發放現金分享提出聲請數量,相對往年“央積金”注資申請會有所增加,政府已做好準備,待接受申請後,社會文化司司長辦會調派人員支援社保基金應對,市政署亦加派人手在五個政府服務中心支援,相信通過政府部門的人員調配、電子政務手段等,不會額外增加行政成本。 他又稱,現金分享計劃只是一種臨時性的措施,並非是一種恆常化的福利制度,因此沒有同財政盈餘掛鈎的考慮。 財政局副局長鍾聖心補充,去年寄出十六萬二千張現金分享支票,今年預計第一批寄出的支票會較少,待居民提出聲請,獲批後一個月內會寄出支票。 為協助有需要的居民查詢發放資格和聲請發放款項的手續,以及在六月十八日後接收聲請文件,特區政府將開通電話查詢熱線(電話:二八二二·五○○○),並在分佈各區的五個政府服務中心設置三十二個專門櫃檯提供支援,五個政府服務中心包括:綜合服務中心(南灣大馬路中華廣場二樓)、政府綜合服務大樓(黑沙環新街五十二號)、中區市民服務中心(三盞燈綜合大樓三樓)、離島政府綜合服務中心(氹仔哥英布拉街二二五號三樓)、離島區市民服務中心(石排灣社區綜合大樓六樓)。 一戶通專網可查資格 居民即起可登入“一戶通”或現金分享計劃網頁(www.planocp.gov.mo/)查詢是否符合發放資格。符合發放資格的人士會按照既定的時間表,透過銀行轉帳或支票方式自動收取款項,無需提出申請。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