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小傑(右)和梁倩婷 ![]() 完成面具的學生愉快留影 ![]() 參與美術課程學生與嘉賓合影 ![]() 嘉賓主持“希望工程快樂美術教室”揭牌儀式 遼寧行最後一節課走進丹東寬甸小學 “彩虹路”啟童心繪魔法面具 國家民委港澳台辦公室、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澳門美術協會及大連民族大學主辦,二○二五年“彩虹路——民族地區青少年藝術教育公益行”來到尾聲,今日到行程中第三所學校進行美術教學。 澳門青年美術協會會長兼澳門代表團團長黎小傑表示,未來活動將在保持原有基礎上,持續融入新的教學理念與技術手段,通過不斷總結經驗、優化項目設計,讓“彩虹路”在促進美術教育均衡發展的道路上發揮更深遠作用。 快樂美術教室揭牌 澳門代表團由澳門美術協會會長陸曦,黎小傑,澳門美術協會藝術顧問賈崢、副理事長關英傑,澳門青年美術協會理事長梁倩婷,副理事長楊美靜、方惠萍,副秘書長盧紹儀,理事蘇凌楓,澳門美術協會會員盧錦盈組成。一行本月廿五日抵達遼寧,先後於大連、莊河、丹東開展美術教學,期間參觀多個歷史人文景點,行程滿滿,收穫豐富。 “彩虹路”遼寧行最後一節美術課今日上午九時於丹東寬甸實驗小學進行,同場舉行“希望工程快樂美術教室”揭牌儀式。課堂由黎小傑、梁倩婷主持,以“面具魔法師”為主題。 教授中外面具文化 臉譜和面具均具有一定功能性,課堂介紹中國臉譜和威尼斯面具文化,提到中國臉譜主要用於戲劇表演,在舞台上鮮明地代表不同角色性格,輔助觀眾了解人物角色。威尼斯面具則以隱藏身份為主,有全覆蓋和半遮面的造型,製造一種神秘感,造型相對誇張,裝飾華麗。課堂讓孩子們發揮創意,用畫筆和手工創造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面具,樂也融融。 連續四屆參加“彩虹路”的梁倩婷表示,每年到不同地方的少數民族地區進行支教活動,今年到訪遼寧三所小學,有感內地經濟發展迅速,教學設備一年比一年好。今天在丹東寬甸實驗小學授課,同學們均十分投入,每位小朋友都製作出精美華麗的面具,收穫滿足感。 (遼寧丹東廿九日電) 本報記者 高嘉灝 報道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