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廿九日凌晨,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二號探測器發射升空。(新華社) 天問二號赴小行星採樣 據香港中通社消息:五月二十九日凌晨一時三十一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Y110運載火箭,成功將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二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火箭飛行約十八分鐘後,將探測器送入地球至小行星2016HO3轉移軌道。此後,探測器太陽翼正常展開。 本報綜合報道 天問二號主要任務目標是探測小行星2016HO3、取樣並返回地球,此後再對主帶彗星311P開展科學探測。 研究太陽系誕生 這是繼探月、探火後,中國人在浩瀚星宇的又一次重要探索之旅。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韓思遠介紹,小行星2016HO3是人類目前發現的地球準衛星之一。其保留着太陽系誕生之初的原始信息,是研究太陽系早期物質組成、形成過程和演化歷史的“活化石”,具有極高科研價值。主帶彗星311P是運行於火星與木星軌道之間小行星帶中的小天體,同時具有傳統彗星的物質構成特徵和小行星的軌道特徵。對該主帶彗星展開探測,有助於了解小天體的物質組成、結構以及演化機制,填補太陽系小天體研究領域的空白。 天問二號探測器上共配置了中視場彩色相機、多光譜相機、可見紅外成像光譜儀、熱輻射光譜儀、探測雷達、磁強計、帶電粒子與中性粒子分析儀、噴發物分析儀、窄視場導航敏感器、激光一體化導航敏感器、旋轉衍射高光譜相機等十一台科學設備。它們將助力探測器在飛行過程中探測小行星和主帶彗星,獲取科學數據。 經歷13飛行階段 天問二號任務整個飛行過程將經歷十三個飛行階段。完成2016HO3採樣任務後,天問二號將返回地球軌道,將返回艙送回地球,返回艙預計2027年底着陸地球並完成回收。此後,天問二號將繼續飛行,前往主帶彗星311P,開展後續探測任務。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