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天問二號為何探訪這兩顆星?

    天問二號為何探訪這兩顆星?



    據中新社西昌消息:五月二十九日,天問二號探測器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就此開啟其漫長的星際之旅。它將飛往小行星2016HO3展開探測、取樣並返回地球,隨後再前往主帶彗星311P開展科學探測。受訪專家指出,這兩個小天體均具有良好的工程可達性和獨特的科研價值。

    二○一六年,人類首次捕捉到小行星2016HO3的蹤跡。它運行於地球軌道附近,其環繞太陽公轉周期與地球公轉周期接近。

    地球“神秘舞伴”

    一直以來,這顆地球的準衛星都在以特殊的方式與地球“共舞”,並與地球保持着微妙的距離。當它行至地球前方時,會被地球輕柔地推開;待地球向前運行時,它又悄然加速追趕,像是永不停歇的追逐遊戲。據悉,由於它的軌道相對穩定,經過前期軌道設計,探測器需相對較低的能量即可抵達。

    小行星2016HO3個頭小,直徑僅四十米到一百米左右,地基望遠鏡很難觀測到,迄今為止,人們對它的了解依然十分有限。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劉建軍說,關於這顆小行星的來源,目前有很多猜測。有觀點認為,它可能是月球被撞擊後形成的碎片,有的認為它來自小行星帶,被地月系捕獲形成,還有人認為它原本就存在於這條軌道上。

    “它究竟來自何處,物質組成如何?有待人類進一步探測研究。”劉建軍說。

    “活躍的小行星”

    另一個探測目標主帶彗星311P的選定亦是如此。主帶彗星311P運行在火星與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帶中,它既像小行星般沿固定軌道行進,又像彗星一樣噴發塵埃,被稱為“活躍的小行星”。這在乾燥的小行星帶中十分罕見。

    “理論上,主帶彗星311P應表現為岩質特性,為何它像彗星一樣有噴發物?它究竟是產生於小行星帶,還是從外太陽系捕獲形成?這些問題當前仍沒有答案。”劉建軍說。

    專家指出,近距離探測這顆特殊的小天體有助於了解這類小天體的物質組成、結構以及演化機制,填補太陽系小天體研究領域的空白。

    冀揭小天體面紗

    科學家們期待通過天問二號任務的實施,進一步揭開這兩類小天體的神秘面紗。

    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韓思遠表示,天問二號探測器針對小行星2016HO3和主帶彗星311P科學探索任務,搭載了十一台科學載荷,將對相關天體地貌、物質組分、內部結構、可能的噴發物以及軌道力學等方面開展研究。

    “在取得小行星樣品後,我們還將對樣品物理特性、化學與礦物成份、同位素組成和結構構造等方面開展研究測定。

    我們也希望通過天問二號任務實施,能够在這兩類小天體的認知、起源、演化等方面取得科學研究突破。”韓思遠說。



66

鮮花
2

握手
25

雷人
35

路過
26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