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之下的山水禪心 曾於課堂上播放香港電影《空山靈雨》,看完以後,很多學生驚嘆不已。對於電影裡呈現出來的中國傳統美學的意境,以及中國畫獨有的韻味,讓大家十分興奮。鏡頭裡的瀑布、竹林、溪水、寺廟、松柏、經書、僧人、俠客、光影等等元素彙集起來,就像一幅“活着”的中國山水畫,空靈幽雅、氣韻悠長。很難讓人相信這是一部在一九七九年拍攝的電影,導演是鼎鼎有名的胡金銓。在我看來,他在東方美學上的成就,絕不亞於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雖然他只醉心於武俠片這類型電影領域,但他在武俠電影中開先河地將中式美學融入到了銀幕之中,形成了自己最獨特的影視風格,並被後續的很多導演所模仿和借鑒,例如徐克導演就受益頗多。 可讓人難以置信的是這樣一部純正的中式美學電影,又取材於中國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的故事,全片裡面的取景地,居然都是在韓國,沒有一個鏡頭是在中國內地拍攝的,這讓人驚愕不已。事實上當時胡金銓選擇去韓國拍攝這部電影,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他沒有辦法去內地取景,只能退而求其次,在韓國開始勘景。他驚訝地發現,韓國保存的古廟、古建築和各種亭台樓閣,完全可以滿足電影拍攝的需求,而且不需要另外花錢搭棚佈景,於是就將拍攝團隊帶到了韓國。 其中拍攝地有現在首爾的景福宮,這座朝鮮王朝的宮殿有着五百多年的歷史,與傳統的中式建築有很多類似的地方,是韓國最古老的宮殿之一;其次就是在韓國的宗廟拍攝,宗廟是供奉朝鮮王朝君主和王妃靈位的地方,如今已經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在電影《空山靈雨》中的幾場隆重的講經佈道大戲,都是在這裡拍攝的,寬闊的廣場上坐滿了僧人,十分壯觀。最出彩的拍攝地是如今位於韓國慶尚南道陜川郡的海印寺,這座深山古寺不僅歷史悠久,還收藏珍貴的佛經,這些都讓胡金銓大呼過癮,於是他帶領劇組跑遍了韓國這些名山大川和古跡,最後終於完成了這部原汁原味的“中式禪意”武俠電影。 胡金銓這部電影可謂“空前絕後”,因為那時文物保護意識還不強烈。這些世界文化遺產地都可以敞開大門讓劇組進駐拍攝,很多韓國電影人都羨慕胡金銓的好運氣,他們再也難以享受這樣的“ 特殊待遇”了。 《空山靈雨》給我最大的震撼是影片結尾,世俗相爭的佛家經典最後被住持用一句“一卷爛紙”而已,被付之一炬,給我們揭示了世間的真理。也許這個世界上,不管是民與民還是國與國的紛爭,其實都是看不透事物的本質,所以起了貪婪佔有的慾望,才造成了無盡災難。歸根到底還是眼界太低、私心太重、戾氣太盛,需要學會放下執着,明心見性吧! 王 樂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