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保護局就內港項目舉行介紹會 擬建污水設施改善環境質素 環保局介紹內港工程釋疑慮 【澳門日報消息】環境保護局訊:內港一帶屬舊區,下水道全為混合式下水道,平日不時有生活污水因下水道錯駁和溢流等原因排入相關雨水箱涵並流入內港沿岸,造成水質污染和臭味問題。為改善有關問題,環保局根據前期研究及外港碼頭臨時污水處理設施的成功經驗,開展有關整治計劃。其中已於去年底完成建設“林茂海邊大馬路雨水箱涵排水口臨時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因下水道錯駁及合流下水道溢流等原因而排入林茂海邊大馬路雨水箱涵的污水,設施營運至今已有效改善因上述雨水箱涵開閘和排放污水時產生的臭味問題,同時亦保障沿岸水質,效果理想。 參照上述成功經驗,政府計劃於內港南5B碼頭旁加設類似設施,以處理該區因下水道錯駁和溢流等原因排入雨水箱涵的污水,減低內港南沿岸的臭味和造成的污染。同時,為提高設施投運後的功能性,環保局計劃在設施內設置環保加Fun站,在確保附近環境質素之餘,進一步便利附近居民落實環保行為,共同改善環境。 為加強與區內居民溝通,環保局昨日舉行介紹會,介紹建造設施的相關情況和效果,並回答居民提出疑問,釋除居民疑慮。介紹會上居民提出不少問題,環保局代表均一一回應。 最後,特區政府對有關項目持開放態度,並已暫停項目施工,並會持續與社會各界保持溝通。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