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爾複雜的衝突 英國撤出印度後,一支普什圖部落聯同另一部族的士兵,從巴基斯坦西北部進攻克什米爾,土邦主辛格倉皇出走,逃到印度。印度藉此機會也揮軍克什米爾,第一次印巴克什米爾戰爭爆發。戰事持續一年多,任何一方都未能取得比對手大的戰略優勢,英國支持由聯合國來處理。 最終兩國劃定了印巴停火線。克什米爾喪失了獨立地位,聯合國的分界線把約三分一土地劃給巴基斯坦控制,印度控制另一半地區。由於印度在其控制區內愈來愈強勢統治,多年來巴方被迫實際默認停火線就是分界線,但雙方都不承認對方對實際控制區擁有主權。 巴基斯坦宣稱擁有除(中國的)阿克賽欽和喀喇崑崙走廊以外的整個克什米爾地區的主權,支持安理會第四十七號決議案所提的,以公投來決定克什米爾前途的方案。印度聲言對整個克什米爾擁有主權,當中包括巴基斯坦在一九六三年中巴邊境協定中,轉交給中國的喀喇崑崙區域。中國從不認為其管轄的與印巴邊界接壤地區是克什米爾,它屬於中國固有領土(青藏高原西端)。阿克賽欽始終由新疆和田地區皮山縣、和田縣、策勒縣管轄;喀喇崑崙走廊——位於克什米爾北部的一小片地區,自一九六三年巴基斯坦便承認此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但印度卻聲言這是它的土地,聲稱在南亞次大陸北端的整個克什米爾都是它的。中印邊境衝突,多發生在阿克賽欽區域。 巴基斯坦至今仍將巴控克什米爾定為“臨時省”(意思是未來如實施公投,會有變化)。印控克什米爾是土地較富饒、經濟較繁茂和人口密集的地區。為安撫民心,印度政府曾給它自治邦地位。 (印巴終生敵對的前世今生 · 八) 沈 實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