瑕 疵 平日不願出門,多依賴網購補充生活用品,動動指頭雖然方便,但到了要採買水果的時候還是會親自走一趟市場。與標準化生產的商品不同,樹上結出的果子多少會有點瑕疵,得要精心挑選,畢竟都是花真金白銀買來的,當然要選出質量最好的帶走。 有的蘋果長得飽滿,顏色紅艷,卻偏偏有道明顯的凹痕,可惜了。有的則是成熟度不足,外皮還來不及轉紅,已被送進了凍櫃。更多的,是那些被顧客拿起後又果斷放下的蘋果,身上有着明顯的瑕疵,經歷過無數次入選,又經歷過無數次淘汰,在市場中浮沉了大半輩子,身體不斷衰老,精神不斷腐壞,像極了正在挑選蘋果的我。 照照鏡子,觀察臉上的痘疤,或深或淺,淡斑去印的產品抹了一層又一層,到拍攝證件照時,還是需要勞煩店家以修圖軟件除去臉上的坑坑洞洞。吋半照片內的面孔神采飛揚,如同新鮮蘋果,光滑紅潤,接近完美的照片,唯一的瑕疵就是無法辨認相中人。 千挑萬選後把紅蘋果帶回家放到水果籃中,一天、兩天,將近過去了一個星期仍未食用,蘋果一直留在原地,被飛蟲叮咬,被空氣氧化,終於等到有天渾身都是瑕疵時,才被削了皮,端上餐桌。或許腐爛的水果更接近人們眼中的現實,所以卡拉瓦喬的《水果籃》中,才會如實地呈現出靜物的種種瑕疵。枯黃的葉子、腐爛的蘋果,有人選擇以主觀修改來想像出事物的完美形態,有人則以細節來記錄最真實的瞬間。別的畫家都在不斷美化英雄與聖人的時候,卡拉瓦喬似乎更傾向於表現人類的平凡,稀疏的頭髮、腰間的贅肉。我們如同樹上結的果子,各有各自然的模樣,與其苦苦追尋完美的幻象,倒不如接受滿是瑕疵的現實。 林 格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