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輿論批評民進黨阻撓兩岸交流斷送 台灣下一代的發展機遇 (中央社) 台生赴陸就讀熱度不減 儘管民進黨當局不斷對兩岸交流築起高牆,台教育部門負責人甚至表示“不鼓勵、反對”和大陸交流,但台灣學子赴大陸就讀高校的熱度卻持續攀升。有台灣媒體發現,二○二五年大陸高校對台招生放榜後,不僅報名人數維持高位,而且有更多台生選擇到大陸中西部省市就讀。這一現象引發探討。 不少台生往中西部 綜合台媒報道,大陸有四百多所大學對台招生,過去台生擇校通常限於沿海的北上廣,但近年有不少台生轉往大陸的中部、西南、西北地區。例如過去十年來湖北、湖南由武漢大學為中心形成了一個台生圈,這兩年四川和重慶隱隱有接棒之勢;過去少有台生的陝西、江西、山西、東北等省份,最近也開始有台生就讀。 與台灣一水之隔的福建則是重中之重,從過去最受台生青睞的廈門大學漸漸外擴,其中又以福州大學力度最大。今年該校錄取四百三十五名台生,寫下大陸對台招生的單校紀錄,近三年累計錄取近千人。 學者:競爭力使然 根據教育團體統計,二○二四學年台灣學生赴大陸升大學詢問度增加逾五成,二○二五學年度預期將呈現上升趨勢。 “主要是競爭力使然。”對於台灣學生赴大陸就讀高校熱度不減現象,台灣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兩岸關係研究院執行長潘兆民認為,大陸方面為台灣學生在大陸就讀提供了各種便利條件,台灣年輕人也特別有感。此外,學校軟硬件設施也與時俱進,文憑也很受國際認可,台生為了以後職業生涯發展等考量,因此選擇到大陸就學。 台灣高教資源萎縮 大陸對高等教育的投入持續加碼,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台灣高教資源萎縮,辦學品質每下愈況,學歷貶值問題日益突出。潘兆民表示,現在的台灣年輕人更有主見,清楚個人的發展路徑要如何規劃。當他們通過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台直觀接觸大陸發展實景,打破“信息繭房”,即便面對民進黨當局不斷操弄兩岸對立,仍選擇“用腳投票”,勇敢走出舒適圈。 阻撓禁限害台後代 輿論指出,兩岸教育交流的豐碩成果有目共睹,民進黨當局挖空心思阻撓禁限,本質是害怕台灣青年通過交流了解大陸真實發展情況,增進對大陸的認同。然而,台生赴大陸求學的意願是無法阻斷的,民進黨當局不要因意識形態斷送台灣下一代的發展機遇。 (香港廿六日電) 中通社記者 施鑫岳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