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桂山島 六點,未拉緊的窗簾透入光亮。兒子惦記着去沙灘玩,早早起來,草草洗漱,然後出門。沙灘就在海星酒店對面,鼎沸的人聲早已蒸發,此刻空空蕩蕩,只剩下海浪在輕柔地呼吸。潮水未退,螃蟹早已不知所終。兒子裹起褲腳,舉網撈魚。魚兒卻精得很,一見人影就逃,無從捕捉。 附近就是桂山島碼頭,兩邊各伸出一條防護堤,形如長臂,環抱這片水域。長臂盡頭,各有一座燈塔,迎送過往船隻。見撈魚的孩子多了,我吩咐兒子注意安全,轉頭就去租車,然後騎往燈塔。頭頂陰雲未散,風獵獵地吹,太陽遲遲未起。亭台有遊客就地搭帳篷過夜,這會早已起身垂釣。遠處,一艘艘輪船漂浮在海上,一動不動,尚在夢中。眼前,這座燈塔是綠色頂,而對面燈塔是紅色頂,一高一矮,如同約會的情侶停止了腳步,彼此凝視,欲語還休。這才想起,昨日黃昏,夕陽慢吞吞地下墜,幾次撥開雲簾,笑紅了臉,想必是被這對情侶迷住了。 離開燈塔,我從碼頭這邊騎到那邊。不久,一排又一排的漁船映入眼簾。適逢休漁期,漁船們結伴酣眠,枕着海浪。登船平台蓋有木屋,平台間有棧橋相接,左走右拐,直通岸上。兩條黃狗百無聊賴地趴在斜梯上,正在看門。遠望海水,盡墨綠色;近看,卻是清澈見底。時不時能見到三五成群的魚兒,在礁石上啄食,亮白的肚子在翻動,如柔美的綢緞在招搖。難得的是,有不知名的魚兒還躍出海面,劃出一道拋物線,然後錚的一聲落水,激起一兩朵浪花。想起昨天帶孩子去看摩崖石刻,那兒有黑鷹在高空迎着海風盤旋,從容自在。我不禁感歎道,背了一輩子的“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這回總算見識到了。 很快,單車走到盡頭。我只好掉頭往文天祥文化廣場走。廣場門前,圓柱刻有文天祥的事跡。登上高台,兩邊有詩詞碑,令人激賞。此時,日頭破雲而出,耀眼起來。抬頭仰望,文天祥塑像昂首挺立,袍襟飄然,手握利劍,俯瞰這浩瀚的伶仃洋。八百年前,他因抵抗元軍,兵敗被俘,元軍主帥張弘範挾持他過伶仃洋,逼迫他招降堅守據點的張世傑。他嚴詞拒絕,寫下了蕩氣迴腸的《過零丁洋》。後來,他被押解到元大都囚禁,面對威逼利誘,拒不投降,並寫下《正氣歌》明志。在就義時,他留下了遺書:“孔曰成仁,孟曰取義……而今而後,庶幾無愧。”回顧這段歷史,未免覺得沉重。然而,瞻仰千古英雄,心胸不覺湧起一股浩然之氣。 在歸途中,我凝望着這廣闊無邊的大海,不覺吟道:“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今天,在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守護下,漁民們在這海島上享受着太平盛世,既不“惶恐”,也不“伶仃”。而遊客們在這盡情遊玩,臨走前還能帶走塔色、浪聲、鷹姿、魚影……只是別忘了刻在岩石上的“碧海丹心”。 竹 客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