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立國造成五十萬人死 在雙方民眾大逃亡至屬於自己宗教社群的個案中,許多時都是在被劃成巴基斯坦國界內的印度教徒、錫克教徒和基督徒逃往印度區,而劃為印度區的伊斯蘭教徒,則逃往巴基斯坦國境。這些遷徙不少都是被強迫,大部分非自願。短時間內,大規模人口移動引發了大混亂和人道災難。 這群人口大規模遷徙不少都是強制性被趕走,被迫離鄉別井的人成了難民。過程中不同宗教教徒之間發生了無數的衝突、暴動、屠殺及報復。研究報告顯示,最保守的估計,至少有五十萬人在衝突中喪生,一千二百萬人無家可歸。由印巴成立的第一天起,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所產生的不信任和憎惡,影響了兩國的關係,導致多場戰爭的爆發,雙方把對方視為頭號敵人。這些都是英國殖民者留下的禍根,某些情況和歐洲猶太人在中東巴勒斯坦立國過程何其相似。 巴基斯坦在一九四七年八月十四日宣佈獨立,翌日的八月十五日,印度也宣佈獨立。巴基斯坦由真納當總督,新生的印度則由尼赫魯當總理。不少宗教移民在移到印度或巴基斯坦之後都難以融入當地社會,兩國內部不同宗教教徒之間的衝突與種族清洗不時發生。逃至對國的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難民多集中居住在兩國的大都會區內,令兩國的大城市形成了巨大的貧民窟區,造成社會不穩定因素。 一直提倡印度統一,建立伊斯蘭教徒與印度教徒互相包容的和諧社會的印度精神領袖聖雄甘地,在印巴分治後半年內的一九四八年一月三十一日,被狂熱的印度民族主義者在德里暗殺。提倡非暴力和平的他,卻在暴力中犧牲。 (印巴終身敵對的前世今生 · 六) 沈 實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