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中之萬幸 近期拍攝的項目因某些原因,完成後無法面世,影片只好“雪藏”在家,台前幕後工作人員連日來的心血白費了。團隊固然失望,但徒勞無功的情況,在工作中時有發生,也算是習以為常了。洩氣歸洩氣,還得重新振作。 每當結果不盡如人意,努力似乎付諸流水,我們常常會安慰自己,結果重要,過程也一樣重要。不過,儘管“無功”可無奈接受,那“徒勞”,有時卻要付出沉重代價。像《老人與海》中的老人聖地牙哥,出海捕魚數天,最終帶回一大串魚骨,人是平安歸來,過程卻是九死一生,老人在獨自與大魚和眾多鯊魚的搏鬥之中,幾乎獻上生命,顯然得不償失。 另一種徒勞無功,同樣代價不菲。阿巴斯第一部劇情片《過客》的男孩,為了籌錢去德黑蘭看國家隊的足球賽,不惜偷走父母的血汗錢,變賣朋友家的舊相機,假裝攝影師騙取無知民眾的零錢,甚至背叛戰友,偷偷拿自己球隊的街頭龍門去賣,又偷又騙,歷經千辛萬苦,終於買到車票去德黑蘭。豈料到了球場外,還要付更多錢買“黃牛”票,才得以擠入球場,觀賞夢寐以求的球賽。男孩坐上觀眾席後,發現球賽尚未開始,畢竟年紀小,沒耐性久等,加上難得來到首都,不到處參觀一下說不過去。於是他就在場館內參觀各項設施,開開眼界,直到精疲力竭,睡意來襲,正好眼前有一片小草地,他就躺下,打算小睡片刻。沒想到這一覺睡得很沉,做了一些噩夢,而最大的噩夢,卻在醒來後壓軸登場:當他趕回球場,竟發現人去場空,球賽早已結束,壯闊的觀眾席,只剩一堆有待清理的垃圾,和幾位清潔工人。男孩這一覺,可謂“臨門一腳撻Q”,空門不進,更把騙來的錢財,以及親情、友誼、誠信、希望等,統統白白送走。 細想之下,我們這工作,不用出生入死,錢包和人格也沒大破損,這“徒勞”,已屬萬幸。 古 冰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