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三地專家共聚城大研城市治理



出席研討會人士合照

    三地專家共聚城大研城市治理



    探討AI技術發展與應用



    【澳門日報消息】由澳門城市大學、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數字孿生與未來城市專業委員會主辦的“數字孿生與未來城市專委會第四屆年會暨‘大都市地區的城市治理:AI 技術的發展及教育應用’主題研討會”昨舉行,研討會分大會主題論壇、平行主題論壇兩部分,來自內地及港澳城市治理領域專家與會,分享各地經驗。



    年會及研討會昨日上午十時假城市大學氹仔校區文化中心舉行。城市大學副校長葉桂平表示,澳門雖小,卻有諸多值得了解與挖掘之處,尤其在大都市與小都市治理的比較研究方面頗具價值。出席此次研討會的人士皆為城市治理領域專家,盼能為澳門發展建言獻策,希望參與學生通過本次研討,多向與會專家學習。藉此深入了解澳門特區,為澳門城市治理把脈,領略這片小而溫暖、和諧包容之地的治理特色。

    深耕人工智能變革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首席資訊官葉利生指,人工智能帶來的變革遠超前兩次工業革命,帶來機遇與挑戰的同時,也讓人類需以確定性駕馭不確定的未來。他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未來城市建設目標,初心是讓居民幸福,目標為打造宜居宜業城市,幸福包含居民獲得感、產業活力、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技術應服務於人民幸福。二是把握第一性原理,需從本質理解行業底層邏輯與城市規律,如教育從標準化轉向數據驅動個性化,此邏輯將重塑多領域。三是解決複雜問題的方法,通過架構拆解、分級分類等路徑,以“小數據—小模型—小應用”積累實踐,形成系統能力,有效方案源於對具體場景的深耕。

    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段霞表示,AI是大都市治理的重要技術工具,開源模型(如DeepSeek)讓構建城市治理AI系統更便捷、成本更低,中小企業和個人也可參與。但現階段AI為有限智能,需結合行業需求用數據定制化訓練,其系統成果在匹配時空意義和滿足人的需求方面有待突破,這是企業與研究者的機會。當前人類面臨兩難,AI自組織演進可能使其接管行業領域,削弱人類話語權。需以“人是城市主體”為出發點,思考智能體定位及城市產業、組織、社會經濟生態的未來方向。期待年會交流成果並推進對接。

    助澳建設智慧城市

    香港理工大学智慧城巿研究院院長史文中受訪談及技術應用,指出三維空間數據基礎設施是核心,整合多類數據支撐智能交通、智慧生活等領域。澳門政府可藉此開發“智慧城市指數”推動治理改進,規劃需制定分版本迭代的“智慧城市藍圖”,遵循指導方針,部門協同共享數據,推動科技應用落地,形成政府主導、多方協作格局。建議加強跨部門溝通與經驗互鑒,通過技術集成與數據共享支撐智慧城市建設。



26

鮮花
75

握手
54

雷人
61

路過
16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